抗癌的第一要素乐观,看看励志姐是怎么做的!
今年47岁的洛阳市民王幸珍在2008年体检时发现患有白血病,医生说,如果不治疗,她可能熬不过3个月。虽然丈夫下岗,家里经济条件很差,最艰难时她曾挂着篮子到菜市场捡菜,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积极治疗。如今5年过去了,跟她一起治疗的病友过世的有七八十名,但王幸珍却依然保持良好身体状况,每天跳操、锻炼,坚持治疗,主治医生赞她为抗癌“励志姐”。
10月31日上午,记者见到了王幸珍,她始终保持着开朗的笑容,她说,从来没怕过,虽然经济条件不好,可有那么多人在关怀自己,还有啥不满足的呢?
伉俪情:屋里到处摆着药瓶,却充满温馨
昨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老城区民主街的王幸珍家中,看到她穿着家居服,头戴一顶白色帽子,面色红润。如果不是帽子边缘露出因化疗而几乎掉光的头发,你很难看出她是一个与白血病打了5年“交道”的病人。
这一间不大的屋子,是王幸珍夫妇的卧室、客厅兼餐厅,旁边一扇小门后是厨房。沙发上、电视柜上、桌子上,放置最多的东西,是药瓶。而此时,电脑正放着欢快的音乐,一群少女在跳健身操。王幸珍说,只要身体允许,她每天都会跟着电脑学健身操,跳一跳对身体好。
正聊着,门外传来电动车的声响。“是俺老头回来了!”王幸珍忙推开门迎接老伴。只见丈夫张汉森拎着豆腐和菜走进来,这是为中午饭做的准备。“现在买菜、做饭、拖地都是他,我负责洗碗,擀面条。”王幸珍笑着说,老伴负责体力活,她负责“技术活”。“俺老头话不多,但人可好,这些年多亏了他!”
初患病:不自哀自怜,坚持上班到年底
王幸珍之前是洛阳长途汽车站的一名职工,在2008年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自己似乎患上了某种血液病。但当时她母亲患有胃癌,需要人照顾,要强的王幸珍并没有去医院检查,而是撑着病体照顾母亲。
“当时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浑身没劲,瞌睡。”王幸珍说,2008年年底,她为老母亲送了终,才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做检查,结果竟然是白血病。
“当时心里的滋味没法说,顿时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丈夫张汉森说,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几年前下岗了,两人唯一的儿子还在上高中,家里的经济条件很难承受一场大病。“医生说她的病很严重,如果不赶紧治疗,怕闯不过3个月。”
一向乐观的王幸珍并没有自哀自怜,为了拿到年终奖和年货,她坚持又上了2个月班,才去住院。“住院也得有钱啊,不能全靠别人,自己能干多少就干多少。”
最艰难:曾到菜市场捡菜维系一日三餐
“得病初期,每月要去医院做一次化疗。”王幸珍说,有段时间,儿子去参军,丈夫又得病在家,夫妻俩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为省钱,她就拿着篮子到附近的菜市场捡菜,菜贩们不要的藕尖、葱叶、小土豆,回来拾掇拾掇就是一日三餐,夫妻俩从牙缝里省下钱来,坚持治疗。
“不听医生话,不好好治可不中。”王幸珍说,这几年中,有2次病情复发,就是因为省钱,她把医生嘱咐的治疗时间推后了半个月,结果病情恶化,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抢救费用”。
虽然生活艰苦,但王幸珍的乐观感染了许多人;虽然忍受病痛折磨,但她人缘好,亲戚、同学、同事不断来往。有同事拿来香皂、肥皂等日用品;有同学拿来油盐酱醋、水果等食物;有外甥女送来护肤品。“我欠的账越来越多,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还完。”
不放弃:乐观心态是法宝 被赞抗癌“励志姐”
从王幸珍得病至今,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这期间,跟她一起看病的病友来的来,“走”的“走”,累计大约七八十名病友都不在了,丈夫和孩子都不知道背着她流过多少次眼泪,可王幸珍一次也没有掉过泪。“我不害怕,心里放得开,再说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还有啥不满足的呢?”
王幸珍说,除亲戚朋友,现在儿子已经工作了,每月工资发2000块,能往家里拿1800元;社区和民政上还给家里办了低保,也能补贴一些。
“她特别乐观,对治疗也有信心,虽经济条件很一般,但坚持来医院,没见她有沮丧、放弃的时候。”王幸珍的主治大夫、河科大一附院血液内科赵小强说,这种精神对白血病患者来说很重要,她绝对是抗癌“励志姐”。
在采访结束时,王幸珍伸出手来,告诉记者,她双手的大拇指上各有一个白白的“月牙”。“我听人说大拇指上有‘月牙’就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前几年这个‘月牙’都消失了,今年又长出来了,说明身体越来越好了!”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YH082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