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津市前列腺癌防治宣传周将举行
七旬老人前列腺癌最高发 高脂饮食吸烟埋下隐患
姚欣说,前列腺癌发病率占世界癌症发病率的第五位,死亡率在男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在欧美,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第一杀手”,其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以往认为,东南亚、日本、中国相对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日本、新加坡等亚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患病率已经接近欧美国家,我国地方发病率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本市近20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了4倍,发病高峰年龄为60至79岁,以七旬老人最多。
在医学界,肿瘤专家往往将男性的前列腺癌与女性的乳腺癌对比,因为它们都是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的肿瘤,其预防和治疗理念均有相通之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与患者体内高雌激素状态有关,而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与体内高雄激素状态相关。前列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60至79岁,该年龄段老年男性体内雄激素应处于低水平状态,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长期的持续性高雄激素水平则很可能发生前列腺癌。生活中,最常见的导致激素水平上升的原因是高脂肪饮食习惯,因为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前体。近年来,国内外很多资料包括动物试验也显示,国家人均脂肪消费量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生均呈强相关。此外,吸烟也是前列腺癌的促发因素,经常吸烟死于前列腺癌者比不吸烟者高出14倍。
8成病人以前列腺增生就诊 50岁后小便异常要排查
据该院泌尿肿瘤科杨庆副主任医师介绍,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个栗子状腺体。它分泌的液体是精子的营养液,也是精液的组成部分。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发部位为后侧腺体,一般为潜伏性缓慢生长,早期一般无症状。很多病人在早期都误认为是前列腺增生。因为这两种疾病都能造成排尿不畅,均可表现为排尿缓慢、尿流变细,甚至完全排不出尿液。临床上有大约80%的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排尿困难,相当一部分此前按前列腺增生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前列腺增生症增多,混杂在大量前列腺增生病人中的前列腺癌必然被忽视,尤其是一些打着治泌尿疾病的旗号招揽病人的非正规医疗机构,会耽误很多病人的治疗。如果增生得不到有效控制,轻度增生可转变为重度,而重度前列腺增生本身就属于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出现排尿不畅不仅要检查前列腺良性疾病,还应到正规大医院做前列腺癌排查。
此外,由于我国前列腺癌知识的普及率较低,其早期发现率还不理想。在前列腺癌的住院病人中以晚期病人为主,占70%以上,他们中有10%左右已发生骨转移,有的是因骨痛在骨科就诊时转到泌尿外科的。目前对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疗已经能够做到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的个体化治疗。在早期无症状时,施行前列腺癌微创或开放根治术是非常理想的治疗方式,可以使95%以上患者得到治愈。但我国临床上仅有3%左右的病人无症状时就诊,能接受根治手术的早期病人不到10%,而同期欧美等该病传统高发地区无症状就诊患者达到68.7%,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占37%以上,约80%前列腺癌患者都实现了长期生存。即使是对晚期病人,国际上也有了有效的治疗标准,使患者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
指检及特异抗原可早期发现 低脂饮食豆类蔬菜能预防
据该院泌尿肿瘤科陈旭升副主任医师介绍,尽管前列腺癌早期基本无症状,但现代医学已能实现早期诊断,以往肛门直肠指诊(DRE)可确诊50%左右的早期病人,现在通过血液检测前列腺分泌的一种“特异性抗原”(PSA)的酶含量,能实现对前列腺癌的筛查、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对50岁以上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患过前列腺增生及有排尿异常的40岁以上的高危男子每年检查一次DRE和PSA,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率。
对于前列腺癌的预防,陈旭升说,首先要建立低脂饮食习惯,其次多吃鱼类、豆类和蔬菜,对预防前列腺癌和抑制其发展具有一定功效。这是因为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能拮抗雄性激素的破坏作用,并抑制和杀死癌细胞。鱼体内含有一种能预防前列腺癌的脂肪酸,特别是像三文鱼这种脂肪较多的鱼体内含有较多的这类脂肪酸,经常吃鱼的人不容易患前列腺癌。白菜、菜花、西兰花、亚麻籽、西红柿等蔬菜,特别是西红柿含有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癌有防治作用。他还特别提醒年轻男性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前列腺,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袜子和内裤混洗会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应该勤洗澡,尤其是生殖器官部位的清洁工作别偷懒。内裤应在太阳下或者通风较好的室内晾晒干。其次,还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不要酗酒,并保持良好心态。平时尽量穿宽松点,不要天天穿牛仔裤,不要久坐、长时间开车和骑自行车,这些都会影响生殖器血流供应。应保持单一性伴,过有规律的性生活。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天津日报 ( 编辑:赵津)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