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急性放射反应有哪些
1、粘膜的急性放射反应:口腔及咽粘膜的急性放射反应:开始照射后第一周(剂量10Gy),即有味觉反应的变化。当剂量达20Gy~30Gy时,出现轻度口干、咽痛;粘膜充血,水肿。当照射至40Gy~50Gy时,口咽干燥感及疼痛明显加重并影响进食。当放射治疗结束时,粘膜内皮开始修复,大约2~3周后假膜消失,1~2个月内口咽粘膜反应基本恢复。
2、鼻腔及副鼻窦粘膜的急性放射反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粘膜的充血、水肿进一步加重,出现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鼻腔粘稠性分泌物增多。由于副鼻窦开口的闭塞及鼻腔纤毛运动的紊乱或消失,导致自洁功能的明显减退,易合并急性副鼻窦炎。
及时清除鼻腔过多的分泌物,有助于促进鼻腔粘膜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1~2次。遇鼻塞或分泌物粘稠难于拭出时,应先滴1%麻黄素液,待通气后方拭出。不宜同时捏紧双侧鼻孔拭鼻涕,以免将鼻涕拭入咽鼓管或副鼻窦而引发中耳或副鼻窦感染。
3、唾液腺的急性放射反应:人体主要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在放疗中难免受到照射。受1~2次照射后,即可出现腮区肿胀,一般照射后12~24小时反应可达高峰,患者有口干和腮区肿胀感。鼻咽癌放疗后,唾液量的分泌显著下降。腮腺功能损伤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多野照射可减轻腮腺受量。腮腺无痛性肿胀,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若腮区有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外周白细胞升高时,则为继发感染,应及时暂停放疗,并积极抗炎治疗和加强口腔清洁。
4、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
(1)脱毛反应:皮肤受到照射后,毛囊的生发层细胞受到损伤,造成毛发脱落。大剂量的照射,可使毛囊完全萎缩,失去再生能力。
干性脱皮:由于辐射导致表皮乳头萎缩,表皮再生不良和毛细血管损伤变化。在30Gy~40Gy时,皮肤可见脱毛及不完全的表皮剥落如糠屑样脱皮现象。患者常诉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
湿性脱皮:当照射剂量进一步增加时(通常超过40Gy),红斑反应进一步加重,表皮可出现水疱、水肿,随着这些反应的加重可出现水疱溃破、表皮溃烂、渗液,此谓“湿性脱皮”。湿性脱皮需临床处理,经治疗可愈合,新生的皮肤薄而红,弹性较差。
(2)红斑反应:当照射剂量达20Gy左右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轻度灼痛,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皮肤的红斑和疼痛愈加明显。
(3)皮肤辐射反应的处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皮肤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和干性脱皮反应者,应保持照射区皮肤的清洁,干燥。勿用肥皂水擦洗或使用刺激性药物涂抹;避免物理性刺激,如不剃毛,不穿粗糙或硬高领衣服。皮肤灼热或瘙痒时不应冷敷或抓搔,以免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局部可用安抚剂如冰片薄荷滑石粉撒抹。剧痒时可外搽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霜剂。出现湿性脱皮反应时可考虑暂停放射治疗,暴露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维斯克液或复方维生素B12液(维生素B12+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湿敷,每日2次。也可试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如合并感染,湿敷前加用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洗伤口。
5、眼的急性放射反应:眼对辐射敏感的部份为晶状体,其次为角膜和结膜。对辐射较为耐受的部份为视神经和视网膜。相比较而言,儿童、青少年的视网膜较年长者敏感。当肿瘤累及眶内或鼻腔、筛窦时需将眼球包括在照射野内时,眼球的损伤将难于避免。照射后,球结膜出现急性结膜炎反应,明显的充血,粘稠的眼分泌物,使病人有明显的畏光症状及易于激惹。此时应给予含皮质激素的眼药水和眼膏,并注意采用适当的照射技术,掌握适当的照射剂量,尽量减少角膜和晶状体的损伤。
6、中耳和内耳的急性放射反应:采用双耳前野照射时,中耳及内耳恰处于较高的放疗剂量分布区内。中耳和内耳的辐射早期效应为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性渗出,咽鼓管周围充血、肿胀可致管腔闭塞,并因浆液性渗出而发生中耳积液。患者有重听伴耳鸣或耳阻塞感,当中耳积液量较多时,可穿破鼓膜而出现耳道溢液。急性放射性中耳炎,如无合并感染,放疗结束后数周可恢复,但亦有反复发作而成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者。如有合并感染应及时治疗,以免并发耳源性脑膜炎。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