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了解蜂疗 > 蜂疗百科 >

煎一壶好药!

2024年06月05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我们经常说煮中药煮中药,那中药正确的煲煎方法是什么呢?

 
《本草纲目》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可见,汤剂的质量与煎煮药物的用具、水量、火候、时间和方法密切相关。
 
煎煮中药是门技术活,若哪个环节稍不注意都可能造成降低药效,好好煎药很重要,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谈中药煎煮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器具的选择
 
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
 
砂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不易剧烈沸腾,兼有保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还有另外一个优势是砂锅为硅酸盐成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与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中药忌用铁、铝容器等金属器具,因为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药效减低或消失。

 
2. 煎药前勿清洗
 
想必很多人都被“中药煎煮前要不要洗”这个问题困扰过,感觉洗不是不洗也不是,然后就洗不洗看当天心情。
今天就很确定地告诉大家:中药煎煮前是不需要清洗的。
 
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这很容易造成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3. 煎药前需浸泡
 
中药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是中药煎法中的重要一环。
 
中药药材绝大多数是干品,干燥而质地细密、坚硬,有效成分已结晶或定形沉淀于细胞内,水分不易渗入,如果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会变软,细胞会膨胀,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有些药材含淀粉、蛋白质较多,如果不经浸泡就上火煎煮,会使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固,堵塞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水分进不去,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影响药物疗效。
 
一般用生水浸泡,夏天用常温水即可,冬天用25℃的水。如果是叶、花类,大约浸泡一小时左右。如果是根、果实类,则一般要浸泡两小时以上。同时还要考虑季节因素,如夏天浸泡的时间要短一些,冬天时间则略长一些,总原则就是室温越高浸泡时间越短。
 
注意:浸泡药物的水要直接用来煎药,不能倒掉。

 
4. 煎药前加水量
 
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大约就是3-4cm。
 
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需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5. 煎药火候把控
 
一般火候是“先武后文”,即
煎开前用较强火力,煎开后用较弱火力。
 
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缓。按照常规,第一煎煮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6. 中药材可以煎多少次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建议煎煮2次为佳,解表疏风药建议煎煮1次为佳。

 
7.煎煮后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每剂约100-200ml,煎煮2次,混合后分次服用,一般建议早餐和午餐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晚上服用影响睡眠。
 
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快服用完毕。
 
8、特殊煎煮注意事项
 
(1)先煎药:一般将先煎药用适量的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约30分钟,再加入其他浸泡好的药物同煎。
 
(2)后下药:把后下药用少量的水浸泡30分钟,等其他药快要煎好时加入,再煎5-10分钟即可。
 
(3)包煎药:将包煎药用纱布包裹好,再放进去煎。
 
(4)冲服药:将冲服药放在碗里,加入刚煮好的药汁,充分搅拌后,温服。
 
(5)烊化药:一般阿胶等胶类药物难溶于水,一般隔水蒸溶,再冲入熬好的中药一起服用。
 
(6)外洗熏药:掌握中药熏药的温度和方法,中药(骨洗方)一包,水2L,大火煮开后中火30分钟,然后把药渣隔离,往中药里加白醋50ml,趁热熏洗,病人充分暴露治疗的部位,避免燙伤,温度为40℃-45℃来泡患处(骨折恢复期,或外伤恢复期)。
 
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一包中药可洗2天)

 
结语:
 
今天的中药煎煮注意事项就说到这里,你们都get起来了吗~~
 
如果有必要就收藏起来,下回煎药前拿出来再看一看,煎出一壶好药,身体棒棒~~
 



 
联系我们: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