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了解蜂疗 > 蜂疗百科 >

颈动脉是心脏给大脑供血的交通要塞!

2024年06月06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统计显示,30%的成年人都有颈动脉狭窄,大部分人从青少年开始逐渐出现颈动脉斑块,到了40岁开始逐渐加重,到了60岁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血管堵塞一方面分程度,也就是是轻度堵塞还是重度堵塞,还是完全堵塞;也分急性堵塞还是慢性堵塞。

堵塞程度不同,堵塞时间不同,身体的表现也可不同。

一、狭窄程度不同表现不同,每个人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成年人1/3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但是大部分颈动脉斑块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常规体检的时候,通过颈部超声发现的。

但是如果颈动脉斑块逐渐加重,狭窄进一步加重,影响血流,那么就可能导致一些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脑供血不足,比如可能会出现头晕、头昏、记忆力下降等等表现。

当然每个人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人或许50%狭窄的时候就出现症状,有的人70%或许都不出现狭窄,颈动脉狭窄加重,可能出现的比较典型的表现:


 
1、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表现:

脑部缺血症状:头晕、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失眠多梦。

眼部缺血症状:视力下降、偏盲、黑曚。

短暂脑缺血发作:一过性失语、偏瘫、偏盲等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大多数患者1-2小时内恢复,少数24小时内恢复,不遗留后遗症。

颈动脉与心脏跳动有一定联系,颈动脉斑块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

2、颈动脉导致脑梗死引起的表现:


但是如果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了脑梗死,那么就会出现脑梗死的各种表现:

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半身不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偏斜、走路不稳、吐字不清、所问非所答、恶心呕吐或呃逆、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意识丧失,智力障碍、嗜睡状态等等,甚至导致死亡。

3、急性堵塞

如果是短时间内急性闭塞的颈动脉,突然堵塞别的血管来不及反应,侧枝循环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供血区提供足够血液供应,患者的症状会非常严重,可能出现脑梗死的各种表现,比如失语偏瘫,半身不遂等等甚至死亡。

4、慢性堵塞

如果是逐渐,长时间的慢性闭塞的患者,症状可能较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脑部的血管十分丰富,血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就算这个血管堵塞,别的血管也可以供血,别的血管就会逐步代替原来的供血血管,由侧枝循环维持血液供应,所以有时候甚至没有症状。

二、不能根据症状来决定如何治疗颈动脉狭窄



 
因为很多人没有症状,但颈动脉狭窄已经很严重了;而有的人已经出现脑供血不足,也不一定狭窄很严重,所以判断颈动脉如何治疗,需要全面衡量。

1、稳定的非易损斑块

斑块表面光滑,外形规则;超声检查提示等回声或强回声属于不稳定斑块。如果狭窄<50%,那么根据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控制三高,并且健康生活即可;暂时不用对颈动脉斑块直接用药治疗。

2、不稳定的易损斑块

斑块表面不光滑、不规则形状;超声检查提示低回声或没有回声属于稳定斑块。长期服用他汀来稳定斑块,防治斑块破裂,预防血栓;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小板 聚集,预防血栓。双管齐下,来防治斑块加重,预防脑梗死。

3、严重的斑块需要手术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狭窄≥70%或血管造影狭窄≥50%;

或没有症状但血管造影狭窄≥70%。

需要颈动脉斑块剥脱术,就是外科手术把血管切开,斑块切除,血管缝合;或行支架植入术把狭窄支撑起来。

但不管是否手术都需要长期的阿司匹林和他汀以及长期的控制三高,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



 
所以,颈动脉有没有狭窄或堵没堵,不能仅仅靠感觉,一定要主动检查颈动脉超声,看看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是否狭窄,且要看狭窄的程度,以及板块的性质,才能决定下一步治疗。

但不管狭窄的程度和斑块的性质,都必须健康生活,都必须控制三高!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