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可治多种疾病
1.含义:中药外敷穴位疗法,是选择中药研末,用各种赋形剂调成糊状,外敷于某些穴位,以达到治疗的作用,叫作中药外敷穴位疗法,它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2.意义:中药外敷穴位疗法,具有方法简便、节省药物、疗效较好、使用安全、对内脏无损害的优点。
3.原理:中医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络;穴位是经气输注交汇于皮肉筋骨之间的部位。经络和穴位同属于一个系统,在生理、病理和治疗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中药外敷于穴位,借助穴位将药性透入肌肤,再通过经络的作用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肌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4.用法:
(1)选药与制法:按照辨证用药的要求,选择适合病情需要的中药,研碎后再加适量的赋形剂调成糊状或半固体状,制成直径3厘米左右、厚0.5厘米的圆形药饼,敷于穴上,外加固定。
(2)选穴:按照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选定适合的穴位。常用穴有:督脉经的百会、大椎;任脉经的神阙、膻中;少阴肾经的涌泉;阿是穴。
(3) 禁忌:皮肤过敏者。
5.举例:本疗法可治多种疾病。如:
(1)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高血压症):以吴茱萸研末,每次取药末20~30克,用好醋适量调成糊状,临睡前外敷双侧涌泉穴,用布包裹。
按:一般外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2次,重症敷3~4次,即显示降压作用。
(2)治疗中气下陷的内脏下垂(胃、子宫下垂):以蓖麻子仁10克、五倍子2克,研末共搥如糊状,制成圆饼敷于百会穴〔剃去头发),纱布固定。每次连敷3~5天。每早、中、晚各用瓷杯盛热水,在药饼上烫热约4~5分钟。
按:如有内脏辛热感觉,是药效反应。如1次治疗不显,可休息几天后,再做第二次、第三次外敷。
按:督脉统率全身阳经,百会穴属督脉范畴,能升举阳气,从而起到治疗内脏下垂的作用。符合《内经》“病在下者,高而举之”、“下者举之”的原则。
(3)治疗脾胃功能失调的泄泻(消化不良):以吴茱萸研末3~5克、食醋5~6调成糊状,加温至40摄氏度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四周折起,敷于神阙穴,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
按:本法具有温中祛寒、温运脾阳、调节胃肠、促进脾胃运化等功能。对脾胃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消化不良症)有较好的疗效。经治20例中有18例痊愈。
(4)治疗火热上炎的口舌生疮(口腔溃疡):以吴茱萸研末,加适量食醋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外敷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用量根据年龄大小,一般每次用6~15克。
按:一殷敷约1次即有效,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取吴茱萸辛散苦降,一面发散火邪,再则引热下行。
(5)治疗婴儿喉中喘鸣:以吴茱萸研末10克,用好醋调成糊状,外敷双侧涌泉穴,用布包好,48小时后除去。
按:一般敷药后,待3~4天便发生疗效,呼吸畅通,喘鸣消失。
(6)治疗寒痰壅肺的哮喘(哮喘〕:以细辛、甘遂、白芥子各等分,共研细末,取15克,生姜汁调成糊状,外敷膻中、双侧肺俞穴。
按:敷后如皮肤由痒到灼热感,不待发泡时即去掉。每隔天敷一次,连敷3~4次。膻中穴位属任脉经,乃支气管分布区域,经过药物的宣散而起到治疗作用。日本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采用“低频干涉疔法”,即在患者的胸部和背中部位分别放置电极,然后通以低频电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人民日报》报道联邦德国医生……用大蒜槌成糊状加温,外敷胸部,可以减缓剧烈咳嗽。
(7)治疔久泄脾虚的腹泻(肠麻痹):以丁香0.5克、木香0.5克、麝香0.1克(可改用苍术1克),共研细末,用熟鸡蛋1个,对剖开,去黄,置药末半边蛋白凹中,复敷于脐上,纱布包扎。
按:敷后2小时左右,肠鸣连声,频频矢气,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
(8)治疗膀胱气化不行的癃闭(尿潴留):据报道,唐山地震时,有些外伤性截瘫病人尿潴留,用甘遂研末0.5克,葱汁调成糊状,外敷神阙穴。
按:观察20例,经敷1~2次,全部能自解小便。
(9)治疗虚汗:以五倍子2份,五味子1份,共研细末。取末10克,温开水调成小饼状,外敷脐窝部,用布包好固定。连敷3~4次。
按:经外敷2~3次,即能起到收敛止汗的作用。
(10)治疗肠痈未成时(阑尾炎):以大蒜子、芒硝各等量共槌如泥。外敷患处-阿是穴(足阳明胃经-外陵→大巨之间,脐右旁下2寸处),纱布固定。
按:促进早期消散。大蒜辛散痈结,芒硝咸寒软坚。
原载:熊明芳著《熊昌华验方验案医论集》,吉林科技出版社。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1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