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了解蜂疗 > 蜂疗百科 >

美幼病(AFB)蜜蜂疾病的防治

2024年07月02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美洲幼虫腐臭病,简称美幼病,英文缩写AFB,是一种蜜蜂传染性疾病,由类幼虫芽孢杆菌(最初定名为幼虫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属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厌氧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防治这种病害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一种叫“土霉素”的抗生素(简称OTC,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当时这种药品的商品名为“土霉素”。土霉素在溶液中很容易分解,因此有人认为这种药可能不会污染蜂蜜。
 
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类芽抱杆菌药物抗性事件,多年来美国农业部已经对可选用的抗生素进行仔细筛选。1970年,泰乐菌素首次被报道作为治疗美幼病的候选药物。Moffett等发现在蔗糖糖浆中掺入少量泰乐菌素饲喂感染美幼病的蜂群,32天内患病蜂群康复,对感病蜂群进行l周2次的治疗(共进行12次),到次年7月所试蜂群未复发。用乳酸泰乐菌素治疗患病蜂群,可采用两种饲喂方法:加入糖水中饲喂蜂群和加在炼糖饲喂。采用上述方法对感病蜂群每周治疗1次,至少3周,大部分美幼病群得到控制。总体来说,直接饲喂要比喷洒效果更好。对于患病严重的蜂群康复之后,应再坚持使用,按每群1 g乳酸泰乐菌素的剂量至少使用3周(每周1次)。按照以上剂量治疗患病蜂群,25群只有2群在秋季再次出现轻微感染,可能是由于治疗时间少于3周的缘故。Hitchcock 等又进行补充试验,对患病蜂群施以更小剂量的酒石酸泰乐菌素,即治疗一次所用的泰乐菌素量为每群0.25 g或0.1 g,缩短治疗间隔时间,大约每3天1次,大约7周,结果对美幼病的疗效达到100%。
 
泰乐菌素对成年蜂无毒副作用,对蜜蜂幼虫的毒性也小于土霉素。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未成年工蜂进行药效试验,证实蜜蜂幼虫耐药性很大,所能忍耐食物中抗生素的剂量为0.005%~0.04%。实验室研究表明食物中掺人的孢子达到一个非正常量(每毫升含1.5×108个孢子),中度剂量的泰乐菌素就可以防止蜜蜂小幼虫感染类芽孢杆菌。在治疗过程中增加抗生素的剂量,虽然对幼虫和蛹的发育影响不大,但不能达到致死浓度(>0.05%)。炼糖中泰乐菌素更易被采集蜂取食,最高可达800 mg/7g 糖。当分别用20 mg,100 mg,200 mg,400 mg和800 mg的浓度进行试验时,未发现对蜂群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一定剂量范围的泰乐菌素对美幼病的治疗效果与标准剂量的四环素(200 mg)相当。200 mg的四环素或100 mg的泰乐菌素均能预防美幼病,最长达3周,而200 mg的泰乐菌素则可达到4周。100 mg以上剂量的泰乐菌素完全可以治疗感染美幼病的蜂群。野外实验结果得出,每群蜂饲喂200 mg泰乐菌素可以预防蜂群感染美幼病达4周之久,再次饲喂同样剂量的泰乐菌素可预防美幼病的时间更长,并且受蜂群和季节因素的影响,泰乐菌素有效控制时间要比四环素长33%。
 
泰乐菌素可以有效的控制AFB病菌对土霉素的抗性问题,而不会引起成年蜂和幼虫的死亡。Elzen等发现在美幼病的最初治疗阶段,每周饲喂1次20 g精制细砂糖中添加200 mg泰乐菌素(最佳比例)剂量,饲喂3周,45天内蜂群的症状明显减轻,治愈后蜂群6个月未发现再次感染。而且用多种高剂量的泰乐菌素(20 g精制细砂糖中添加600 mg或1000 mg泰乐菌素)持续饲喂蜂群3个繁殖周期,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出现死亡率明显升高的现象。试验采用另一种治疗方法进行验证,即利用混有泰乐菌素的炼糖拌人植物油制成小饼饲喂,泰乐菌素的剂量与前种方法相同,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幼病的症状,但是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 MuDay)的数量明显增加。由于蜂巢小甲虫对蜂群具有破坏性,这种方法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所以还是在白砂糖中直接添加泰乐菌素的方法更为可取。
 
泰乐菌素和蜂蜜混合经长时间放置后,测定其中泰乐菌素残留物的稳定性。利用液体层析法分析,从稀释的蜂蜜中提取残留物。发现泰乐菌素经长时间放置之后转化为脱碳酶糖泰乐菌素(desmycosin),其半衰期在34℃时大约4个月。
 
蜂蜜中的脱碳酶糖泰乐菌素似乎更加稳定,并且这两种抗生素的总量在9个月后并未明显减少。因此,利用泰乐菌素治疗美幼病时要谨慎,以免其残留物持续污染蜂蜜。
 
AFB病原菌对土霉素的抗性不断发生,说明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降低其使用周期,在使用泰乐菌素过程中也应考虑以上情况。多年来,特拉霉素作为一种预防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而不是作为治疗性的药物。
 
本网通过介绍:蜂针疗法(相关资讯关注官网:39蜂疗网 www.39fengliao.com)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突出贡献,希望为大众提供实用、便捷、经济、效果绝佳的实用知识,让蜂针疗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吕旭)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