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慢性麻痹病怎样防治
→ 推荐阅读
慢性麻痹病在蜂群内的发生与传播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仲夏至初秋,但病原并不是此时才进入蜂群,而是由早期患病的那部分蜜蜂传播开的。致病的温度效应为≥35℃。这一时期蜂群一般刚采完小暑蜜,群势普遍下跌,外界炎热,又缺乏蜜、粉源、群内饲料不充裕,蜂群缺乏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易突然爆发慢性麻痹病。另外当蜂群失王时,慢性麻痹病在蜂群中也会迅速发生,但原因目前尚不明了。
防治方法
1.硫磺粉洒箱底及巢框上梁。用量5框/20克,1~2次/周,或用升华硫适量洒于蜂路间。作用机理可能为被病毒侵染的病蜂对硫磺敏感。但需注意的是,升华硫对未封盖幼虫具毒性,若用量掌握不当,极易造成幼虫中毒。
2.用胰核糖核酸酶防治。可以喷成年蜂体,或加入糖浆饲喂。后者效果较好,因为酶能破坏蜜蜂肠里的病毒,但对已进入组织细胞的病毒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在幼年敏感蜂的食物里连续加入才能提供保护。
3.用抗蜂病毒一号。浓度10%,10~20毫升/脾,喷治,1次/天,连续7天为一疗程。
4.选育抗病品种。Kulincevic和Rothenbuhler曾经从美国的抗美洲幼虫腐臭病的“褐系”蜜蜂中选育出抗慢性麻痹病的抗性品系。并认为这种选育相对较容易,绝大多数的选育在三列四代后即可完成。
5.加强饲养管理。根据病毒增殖与温度的关系,春季选择高燥之地,夏季选择荫凉场所放蜂,及时清除病、死蜂。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苍冥)
标签:防治(6)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