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蛹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病是什么
→ 推荐阅读
蜜蛹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病病(Kashmir Bee Virus disease,KBV)最早由Bailey和Woods(1977)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蜂(Apis cerana indica)上发现的。在自然情况下,该毒株仅感染印度蜂,但提纯后的病毒悬液用人工接种(注射或蜂体表摩擦)的方法接种于西方蜂,病毒则可在西方蜂上增殖。患病蜂3天内死亡。
1979年,该病又从印度的印度蜂上发现。1979年Bailey又在澳大利亚的西方蜜蜂上发现了克什米尔病毒病,但与印度蜂上的病毒属于不同的病毒株。
目前克什米尔病毒病仅见于印度蜂及澳大利亚的西方蜜蜂。
印度蜂上的病原为克什米尔病毒印度毒株[Kashmir bee virus(Indian strain:Apiscerana)。为直径30nm的等轴粒子,沉降系数为172S,浮密度(CsCl为1.37克/毫升,基因组分为RNA,分子量末测定,蛋白质3组分,分子里分别为24.37、40×10的三次方道尔顿。
在澳大利亚西方蜜蜂上,克什米尔病毒病则由克什米尔病毒澳大利亚毒株[Kashmir bee virus(Austrialian strain:Apis mellifera)]引起,澳大利亚毒株共有3株,目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三个毒株间差别微小,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而与印度毒株血清关系则较疏远。澳大利亚毒株为直径30nm的等轴粒子,沉降系数172S,浮密度(CsCl)1.37克/毫升,基因组分为RNA,分子量末测,蛋白质不稳定,三个毒株有一定的血清学差异,目前已测出5种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5、33、36、40、44×10的三次方道尔顿。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杨乐)
标签:蜜蜂(3480)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