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爬蜂病全解
→ 推荐阅读
1.病原:爬蜂病的病因颇为复杂,除病原微生物所致外,还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致病微生物有蜜蜂螺原体、蜜蜂孢子虫和麻痹病毒等.但蜜蜂螺原体是致病的主要原因。1g76年美国马里兰州首次发现蜜蜂螺原体,以后法国、秘鲁陆续发现,我国于1984年首次发现。蜜蜂螺原体,在15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许多小而弱的亮点,拖着一条细长尾巴,在原地理动或螺旋式运动。在电镜下观察,呈
螺旋状,无细胞壁,有细胞膜包着。菌体直径约0.17um,长度随不同生长期而有变化。
2.危害:1984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1988年以来暴发流行,为害严重。如浙江省1988年蜂群发病率达20%,1990年上升到50%,造成大批成年蜂死亡,群势迅速下降,失去生产能力。
3.症状:患病蜜蜂爬出格外,不能起飞,在地上爬行、蹦跳;爬出的病蜂上午多于下午.吻吐出,由于这种病多与其他蜂病并发,因此病蜂肠道变化不尽相同,或中肠肿胀,或变褐色缩小。后肠中或积臭类.或积绿水。在发病严重时,成年蜂、青年蜂,甚至刚出房不久的幼龄蜂相继爬出箱外,群势骤减。
4.诊断方法:主要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子以诊断。病蜂大批爬出箱外,不能起飞,翅张开,吻伸出;解剖检查中肠缩小变黑或苍白膨大,后肠内有淡绿色稀粪,蛮囊内无蜜。其次,有条件可以进行镜捡。取病蜂5只,加无菌水5ml,用研钵磨成浆,高速(5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涂片,置1500倍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晃动的小亮点、拖一条丝、原地摆动或旋转现象存在。或者将病料固定冷冻切片,用1.6万倍电镜观察有无呈长条形螺旋状体存在。
5.流行病学:此病发生有季节性,南方多在3—5月油菜花期暴发,华北一带集中在5—6月份的刺槐、荆条花期发病。气温变化大,气温低而不稳定,湿度大,场地潮湿、阴暗、通风不良,春季阴雨连绵,又有寒潮侵袭,易得此病。尤其久雨放晴,爬蜂剧增。其次,饲料缺少,春季繁殖过早,保温不好也会促使该病的发生。
6.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平时饲养强群,留足饲料,注意场地和蜂具的消毒,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一旦蜜蜂螺原体病与孢子虫病、麻痹病并发时,蜂群发病快,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在治疗上可采用抗生素,如100ml糖浆(糖与水的比例为1:1)中加入四环素20万单位或红霉素10万单位。先用温水将药物溶解,再加入糖浆中,搅拌均匀,每群(10框蜂)喂药物糖浆150ml,每隔5天喂1次,直到病蜂恢复健康为止。巢脾可用5%氯化碘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和3%甲酸(或醋酸)溶液消毒24小时。然后除去巢房内的有毒液。用清水冲洗晾干,即可使用。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黄许)
标签:蜜蜂(3480)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