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个体性状对疾病的影响
→ 推荐阅读
个体抗病机能由防止病原侵入的外部机构和内部免疫机能(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组成。
表皮:蜜蜂的表皮是几丁质的外壳覆盖躯体全部,其精细的结构控制着体内水分的蒸发,特殊的组成与排列形成了防御水分、化学离子、病原体及农药等侵袭的屏障,对机体起重要保护作用。除物理性的屏障作用外,表皮上还存在有酚类、酶类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能够杀伤病原微生物,对一些毒物也有代谢作用。只有一些能够产生几丁质酶的病原体或呈机械磨损、螨寄生等造成表皮损害,才会使病原微生物或毒物乘虚而入进入体内。因此,被蜂螨危害的蜜蜂很容易并发病毒病、细菌病等病害。
消化道:蜜蜂消化道的前肠和后肠都有几丁质的内膜,对食入的病原微生物、毒物等有机械的屏障作用。中肠缺乏几丁质内膜、主要通过围食膜、中肠壁的完整性和中肠内环境等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围食膜:中肠内表面有一层由中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厚厚的连续性的胶状膜覆盖在上皮细胞表面,它的主要功能是使中肠上皮细胞免受机械损伤,从而避免病原微生物和毒物等从受损的肠壁进入血腔。
中肠壁:由内向外由肠壁上皮细胞、基膜和肌层组成。完整的肠壁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和毒物等进入血腔,上皮细胞周期性的脱落就将寄生虫带出体外。病毒感染细胞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而中肠上皮细胞往往缺乏某—种病毒吸附的受体,从而避免该种病毒从消化道进入体内。
中肠内生化环境:蜜蜂每日摄入的蜂蜜、花粉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抗菌物质。如成熟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分解葡萄糖产生的过氧化氢,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正常情况下,中肠壁的消化细胞分泌的脂肪酶、蛋自酶、转化酶等,肠道中固有的微生物区系产生的酶类,血淋巴产生的抗菌物质、类溶菌酶等分泌到肠腔内,共同构成了中肠特有的生化环境,对于随食物进入中肠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
蜜蜂气管系统:气管是机体内部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气管及气门机械的开与关,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中和尘土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气管内比较干燥的环境可以防止芽孢杆菌在气管内发芽,也可以控制真菌在气管内生长繁殖。
血淋巴:病原微生物一旦穿过表皮、气管壁或中肠壁的防御屏障,就进入血腔。血淋巴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在血浆、血细胞上。当病原微生物进入血腔后,血浆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有稀释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于血浆中的溶菌酶、氧化酶系统和植物血凝素等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血浆中存在一些凝血因子,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对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具有隔离作用。
血细胞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具有吞噬功能,其中浆细胞呈最活跃的吞噬细胞,小球细胞、类绛色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很明显。它们可以吞噬微生物、组织碎片和侵入体内的其他物质。如果是较大的难以吞噬的颗粒,如寄生虫卵进入血淋巴时,吞噬细胞可以将其包被起来形成较厚的鞘囊,使其在早期停止发育而死亡。
诱导免疫: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会诱导血淋巴产生免疫多肽、免疫蛋白和蜜蜂素,进一步杀灭病原微生物。当然,这些多肽或蛋白质物质对于病原微生物来说都是非特异性的。
个体免疫力差异:一般认为,同脊椎动物相比,蜜蜂缺乏复杂的淋巴免疫器官,无完整的免疫系统,所以对病害的抵御能力似乎比较差。
但事实并非如此,蜜蜂在变幻无常的环境中,能在狭小的蜂箱空间里一代代繁衍下去,说明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周围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种侵袭物的抵御能力,从而保证其种系的延续和发展。但团各种因素的不同影响,蜜蜂个体免疫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蜜蜂个体免疫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力面。
个体生理状况:个体生理功能正常,生理状况好,抗病力(免疫力)就强;蜜蜂生理状况差,生理功能异常,免疫力就低。
机体的完整性:如蜜蜂机体受到损伤,则免疫力降低,病原物极易从伤口侵入,从而引起发病。
营养状况:个体营养状况好,则蜜蜂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营养状况差,则个体免疫力下降。
蜜蜂日龄和发育期:不同日龄和发育期的蜜蜂对疫病的免疫力有差异,如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主要感染—日龄内的幼虫,使封盖前后的大幼虫和蛹发病,而壁虱病只使成蜂发病。
各型蜂:一般来说,蜂群中蜂王免疫力较强,一般很少发病;雄蜂对某些疫病抵抗力弱,容易发病;工蜂免疫力较差,很易发病。
总之,蜜蜂的免疫防御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器官组成的联合体,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相互协调完成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如果外界不良因素超过机体的抗彻能力,蜜蜂就会表现出各种病症;如果机体的抵抗力能够抵御不良因素的侵害,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蜜蜂就可保住健康。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刘晗)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