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种群的结构特征
→ 推荐阅读
蜜蜂种群是由许多的蜜蜂个体组成,个体的状况不同,种群的组成状态也自然不一样,从而就形成了一定的蜜蜂种群结构特征,其中性比及年龄组配是蜜蜂种群结构的重要的两个方面特征。
1、性比 所谓的性比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一物种所有雌雄个体的比例。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动物,就它们的自然种群而论,其性比是近似1:1。在这样的种群内如果在某一阶段出现了性比过于悬殊,这一阶段就不利于它们的种群繁殖。另外还有一些动物的性比是2:1或1:2等情况,在此不加评论。
蜜蜂是社会性的昆虫,在这样的社会性种群内,其性比问题有计多不同于其他动物之处,比如蜜蜂种群内的性比随着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并且在同一季节内,不同的种群的性比差异也颇大。
虽然,人们对蜜蜂性别决定机理探讨较深。但对蜂群性比(即一群蜂中雌性蜂与雄性蜂的比例)问题研究甚少,周嵌(1983)提出:蜂群中的幼虫雌雄比例不完全决定于蜂王对巢房大小机械感触,可能受到工蜂给予的某种行为信息或物质信息影响。曾志将(1993)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证实了蜜蜂性比是工蜂决定的。
关于蜂群件比值对蜂群生产力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为了蜂群高产,必须长期割雄蜂蛹。这种传统饲养管理方法,很费时间和精人。近几年,据浙江省慈溪市蜂管站金汤金东调查报道,浙江省有些长年不割雄蜂蛹封盖的蜂场,雄蜂不仅不会泛滥,而且群产量比同时转地的长年割雄蜂蛹封盖的蜂场产量更高。
曾志将等(1997午至1999年)系统研灾了蜂群性比值对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割雄蜂蛹与不割雄蜂蛹的蜂群相比,两者的产浆量、繁殖力及分蜂性都差异不显著;但产出量后者比前者高9.37%一14.04%。同时也发现,只要蜂群内有优质蜂土存在,蜜蜂可以根据群内外的条件,自行调按蜂群内的性比值,不会出现雄蜂泛滥的现象。
由此提出:在蜂群的饲养过程中,除断子治螨及选雄蜂育王等特殊情况,养蜂者不必定期割雄蜂蛹,以保持群内的蜜蜂性比值的动态平衡,以之来提高工蜂育虫和采集的积极性。
目前尚不清楚蜜蜂的性比调控机理。但随着这方面的研究的深入,必将对蜂学理论及相关的其他科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年龄结构 年龄组配是指蜜蜂种群内,各年龄组个体(包括蜂儿)的百分比。
为了调查某一种群内的年龄组配,蜂儿数量可以5cm x 5cm网格快速测算,成年蜂数量则可用称量法来测定。利用蜜蜂种群内年龄组配指标值,可以预测蜜蜂种群正常发展趋势。比如在调查某一蜜蜂种群的年龄组配时发现:卵为10%、未封盖子为20%、封盖子为40%、成年蜂为30%时,并且调查当时成年蜂为1.5kg。若在离调查日期一个月有—大蜜源流源。由于到流蜜期有10%的卵与20%的未封盖子及40%封盖了,发育成为采集蜂,这表明丰收有望。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刘晗)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