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的成份及降压作用
蜂毒的性质极不稳定,容易染菌和变质,只能保存几天;加热到100oc经15分钟组分破坏,至150oc毒性完全丧失。蜂毒可被消化酶类和氧化物所破坏,在胃肠消化酶的作用下,很快失去活性,这是因为蜂毒中的很多活性成分为肽类物质,易被蛋白酶所分解的缘故,氧化剂可使它迅速破坏,醇可降低其活性。碱与蜂毒有强烈的中和作用。
从毒性强度来说,蜂毒以大胡蜂的毒性最强,蜜蜂次之。其中挥发油是引起烧灼痛感的主要成分之一。蜂毒的提炼多以蜜蜂为主,其成分约40多种,主要有如下几种。
多肽类物质 蜂毒中的多肽类物质约占蜂毒干重的70%~80%,主要有11种肽,如蜂毒肽(Melittin,占干蜂毒重量的40%~50%,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2840);蜂毒明肽(apamin,占干蜂毒重量的2%~3%,由18中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035);脱颗粒肥大细胞肽MCD-多肽(Mast Cell Degranulating Peptide),或401肽,占干燥蜂毒重量的2%~3%,由2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593,约占干燥风度重量的40%~50%。这3中多肽的化学结构已经明确。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约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经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类多达55种以上,磷脂酶A含量占干蜂毒的12%,透明质酸酶含量约占干蜂毒的2%~3%。
蜂毒主要成份为多肽类,占蜂毒干重的70%~80%,包括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心脏肽、镇定肽(赛卡品)、四品肽(托肽品)、安度拉平(安度肽)、含组胺肽等。
高血压治疗中常见误区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这样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时服用蜂花粉20克,天然蜂胶3克,用天然成熟蜂蜜水调服,每日2次,连服三个月。以后每年按此方服3个月即可。 作用机理:
1、蜂针: 针刺穴位可使全身经络,气血运行畅通无阻,维持神经正常传导,平衡阴阳虚实。
2、蜂毒: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镇静安眠,蜂毒中的多肽及磷脂酶A2具有明显的神经亲和特性,蜂毒对神经系统产生抗胆碱活性,有神经阻滞作用。蜂毒具有明显的中枢性烟碱型胆碱阻滞性能,先引起皮层下部兴奋,后转为皮层和皮下结构广泛抑制,蜂毒的抗胆碱作用不仅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还能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冲动传导。 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改善脑血流及心肌功能,磷脂酶A2,蜂毒肽,MCD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改变外周阻力,促使组织胺释放,引起血压下降;同时使脑血流量增加,改善了冠状动脉供血,缓解心绞痛,增强心肌力,抗心衰。 中药学研究表明:蜂毒具有镇痛,消炎,祛风湿,抗凝血,抗辐射,抗肿瘤,降低血压、血脂的功效。 3、蜂花粉: 1)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清除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起到软化血管,降血压血脂的作用。 2)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3)增强人体综合免疫功能:花粉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和自愈力。
4、蜂胶: 1)防治便秘:促进肠蠕动,中和,分解宿便中毒素。 2)调整机体代谢过程,净化血液。 3)增强细胞活力,改善细胞功能,延缓细胞衰老,强化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和自愈力;实验证明,蜂胶可增加抗体产量,使异性凝集素的产量增加。 4)改善血液循环:实验表明,蜂胶能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呼吸加深,调整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液体,贮存在毒囊中,垫刺时由蛰针排出,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味苦、呈酸性反应,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FT082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