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了解蜂疗 > 蜂针疗法 >

蜂毒的成份以及用蜂毒治疗脉管炎

2024年07月08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不同的蜂种在螫刺器官形态和蜂毒液成分与含量方面有所差异。如中华蜜蜂的工蜂刺针一般有10个倒钩,而大排蜂可有11个倒钩。中华蜜蜂的蜂刺较短,而意大利蜂的蜂刺较长。一般蜂针用的蜂应该为家养蜜蜂。北方多用黑蜂,南方多用中华蜜蜂,平原多用意大利蜂。意大利蜂的蜂毒量多,但过敏反应也相对比中华蜜蜂较剧烈。
 
蜂毒液随工蜂日龄的增长而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当工蜂生长达到守卫蜂后,就逐渐不增加蜂毒液。一船工蜂的蜂毒液分泌开始于羽化出房前,当生长到10-16日蜂毒液达到最大量,20日龄的外勤蜂酸性腺停止分泌。6日龄蜂的含量约为0.22mg,15日龄蜂约含0.33mg。紧接着蜂的酸性腺细胞开始退化,但蜂毒在贮液囊中贮存着。
 
蜂毒是一种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味苦、呈酸性反应,pH为5.0~5.5,比重为1.1313。在常温下很快就挥发干燥至原来液体重量的30%~40%,这种挥发物的成分至少含有12种以上的可用气相分析鉴定的成分,包括以乙酸异戊酯为主的报警激素,由于它在采集和精制过程中极易散失,因而通常在述及蜂毒的化学成分时被忽略。蜂毒极易溶于水、甘油和酸,不溶于酒精。 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即使在常温下,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数年不变。
 
蜂毒是蜜蜂在自然界中的自卫武器,贮存于毒囊中,通过毒腺从整刺进入敌人皮下组织。每只蜜蜂每次排毒液0.1-0.4 mg,最多达0.8 mg。用电刺激取毒器可从15000只蜜蜂中取到1 g毒。刚排出体外的毒液呈透明的淡黄色,有特殊的芳香和苦味,含水80%-88%,酸反应,比重1∶1313,含碳、氢、硫、磷、钙、氯、氮等元素,对鼻粘膜和眼角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天然毒素在空气中水分挥发成为结晶颗粒,干毒在温度2-10℃或-15℃下能长期保存多年,毒素水溶液活性10天后便开始下降。蜂毒溶液在100℃加热15 min,有些组分的活性受到影响;100℃加热30 min活性下降;150℃加热15 min,活性完全丧失。
 
蜂毒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剂:氯仿、乙醇、乙醚等,蜂毒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阳光直射和辐射线的影响。
 
蜜蜂毒是具有高度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的复杂混和物,含多肽、酶、生理活性胺、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其它成分:
 
多肽溶血毒melittin(或称蜂针素),约占全蜂毒重的40%-50%,是蜂毒中起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是1952年用电泳从干蜂毒中的溶血素F1与间接溶血素——磷脂酶A2分离而提到的,分子量2840,由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不对称的线性多肽,第1位至第20位的氨基酸残基是疏水基团,第21至第26位的氨基酸残基是亲水基团,两基团由碱性的羟基COOH相联。多肽溶血毒是直接溶血毒,具有两大特点:1.强碱性,pH10;2.膜活性,类似于眼镜蛇毒中的细胞毒素n(分子量是7000,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直接对细胞的磷脂膜起溶解作用,抑制细胞发育,对肿瘤细胞(肉瘤、淋巴瘤)显示了强烈的细胞毒素(破坏细胞)作用。
 
多脓神经毒Apamin约占全毒净重的2%,分子量208,由1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两对二硫相联。与其它有毒动物(毒蛇、蝎子、蜘蛛)不同,Apamin由于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种中枢神经毒,作用于离子通道上钾离子通道的钙离子。而其它动物毒的神经毒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自主、运动、感觉及胆碱能)。
 
蜂蜜“生吃”营养更好
 
蜂蜜最好的食用方法是“生吃”,即直接食用(用馒头蘸着吃也不错),无需用水冲服,以保全营养成分不被损坏。如果用水送服,必须保证水温在40℃以下。成人每天服用最高量不超过100克,儿童每天服用30克。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吃蜂蜜。
 
配点蜂蜜改善蜂王浆口感
 
蜂王浆有一股辛酸涩味,直接服用不好接受,因此可以兑2~3倍量的蜂蜜,调和口味。建议老年朋友可每天食用3~5克,空腹口含效果更好,以起到抗击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用蜂胶前要做过敏试验
 
在使用和服用蜂胶制品前,要做过敏试验。因为,蜂胶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易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第一次使用蜂胶制品前,一定要将少量蜂胶涂抹在手腕部的皮肤表面,确定没有发生皮肤红肿或瘙痒等过敏反应后,再使用。
 
小链接:相对于蜂蜜和蜂王浆,蜂胶并不被大家熟悉。蜂胶其实是为了保护蜂巢环境而生产的一种“抗菌剂”,用来填补蜂巢中的缝隙、封堵巢门,使整个蜂巢形成一个相对无菌或少菌的空间。蜂胶有很多药用价值,比如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临床可治疗口腔疾病、皮肤病、耳鼻咽喉病、妇科疾病、胃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蜂疗中蜂针的皮试是如何取穴的?
 
中医蜂疗具有中国传统医学、世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的三类医学结合归一的特性,既有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阴阳平衡理论,既有药物(药食两用)的应用。
 
脉管炎是一种慢性、中、小动脉和静脉闭塞性病变。好发于四肢末端,多见于25-45岁的男性,以一侧下肢、二、五趾病变最常见。本病多因寒冷、潮湿、毒素等导致血管痉挛而发病。
 
处方
 
1主穴;下肢取患侧脉根【臀部第二骶椎棘突旁开3寸直下半寸处】、阳陵泉、足三里、昆仑、悬钟、三阴交、血海、复溜、委中、承山、太溪、太冲、上肢取患侧曲池、内关、合谷。
 
2配穴;阴寒型加关元、命门;气滞血瘀加膈俞、气海;湿热和热毒型加大椎、阴陵泉;气血两虚加关元、脾俞。
 
3耳穴取神门、皮质下、患者相应部位蜂针散刺,酌情点刺一二穴。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FT082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