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蜂毒的研究——发现可以杀死艾滋病毒
蜂毒具有溶血活性,多肽溶血毒直接溶解红细胞膜,释放血红蛋白引起溶血。而磷酸脂酶A2则间接的以分裂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的方式,转变血液中的卵磷脂为溶血卵磷酯而引起溶血。蜂毒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干扰血压,皮下和肌肉注射降低血压(与蜂毒的降血压作用有关),动脉注射升高血压。静脉注射则起心脏毒作用,引起心律不齐。心搏徐缓,房室阻塞。
【美国科学家称蜂刺毒素可杀死艾滋病毒】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此前大多数药物只能减缓艾滋病毒的生长而最新研究出的这种蜂毒能够攻击并杀死病毒,第一时间防止感染!
透明质酸酶和磷酸酯酶A2是大分子化合物,有很强的免疫应答能力,是导致人体发生超级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蜂毒溶血肽是蜂毒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一种弱性的变应原。透明质酸酶属于水解黏液性多聚体酶类,主要作用是使透明质酸与4 -6个非黏液性亚基组成的多聚体发生水解,水解后释放出来的透明质酸使细胞聚集在一起,从而使细胞间出现非黏液性空档,于是蜂毒中的其他组分可以顺利进入机体内部。
透明质酸酶本身无毒,但能促进毒素对细胞的损伤作用。磷酸酯酶A2能使磷脂转变成圆锥型的分子,形成管状结构导致细胞溶解,其活性比蛇毒磷脂酶和哺乳动物胰腺磷脂酶的活性高很多。蜂毒溶血肽是蜂毒的主要成分,毒囊中的蜂毒溶血肽没有溶血性能,但可以破坏细胞膜上的磷脂,从而导致细胞溶解。
根据国外健康网站的介绍,蜂蜜毒主要包含蜂毒肽和安度拉平两种主要成分,被认为有很强大的天然抗炎效果。希腊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发现蜂蜜毒可以减轻实验室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后来的其他类似研究还发现蜂蜜毒能够抑制白细胞介素-1产生,这也是一种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的化合物。
莱姆病
在国外一篇“用蜂蜜毒治疗莱姆症”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小剂量应用蜂蜜毒可以帮助抑制莱姆病扩散到全身。正是蜂毒肽起到预防和抑制莱姆病的作用。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FT082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