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蜂疗方略
蜂针疗法也是中医学的—个重要支脉,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已形成独具风格的学科体系,也成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实用知识,让蜂针疗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随着现在社会人们对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妇科疾病出现。正在蔓延吞噬着每位女性的身体。
慢性盆腔炎据其不同表现分别归为肝郁火炽、黄带、月经失调、癥积等病。西医本病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病变随部位及严重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织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炎症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处。统称为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大多由急性者演变而来,结缔组织炎性增生所致粘连、内生殖器炎性包块以及卵巢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
1.热毒炽盛 妇女素禀热盛阳亢之体,或下焦蕴积热毒之邪,或孕期胎热内藏,兼之产伤、经期血窦开放或生殖器官人为创伤,致热毒人内,伤津动血,故带下色黄,量多气秽。热毒侵及下焦,故腰腹疼痛。热入血分,伤阴竭液,可致低热甚或高热寒战。
2.肝郁化火 患者平素肝虚,七情内伤郁久化火,脾虚则湿邪泛滥于内,湿与热合,扰动血分,湿热之邪与血互结而下注,损及带脉,带脉失约,因成此病。或由经期产后不慎调养,前阴不洁,房事过频,湿热盛于下焦,发为盆腔炎。
【中医辨证】慢性盆腔炎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心烦口干,情志不舒,属中医肝郁化火、湿热合邪,治宜舒肝解郁、清热利湿。
热毒蕴盛:有流产或分娩感染史、宫腔手术或经期性交史。发病带下色黄,量多质秽,或如脓状,腹痛拒按,腰膝疫痛。舌红,苔黄厚腻,脉洪大或滑实。
肝郁化火:常有急性盆腔炎史。带下色黄,肝气郁结,情志不舒,心胸烦闷,口苦口渴,烦热纳呆,头晕目眩,小便赤涩,或兼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沉数。
【诊断】
1.病史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忽视卫生,不禁房事,或妇科手术后感染邪毒。
2.症状 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排便困难等症状。
3.根据实验室检查,如B超等。
【治疗】
1.热毒蕴盛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带。
处方:上谬、次膠、秩边、维道、子宫穴、中极、三阴交。
方义:本病用上髂、次髎为局部取穴法,能在局部清热解毒。秩边、水道为治疗盆腔脏器炎症的经验效穴。维道、子宫、中极共用,清利下焦及任带二脉湿热。血海功能清热凉血,三阴交功专滋阴清热。本组穴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穴位,共施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之效。
2.肝郁化火
治则:清热凉肝,利湿止带。
处方:带脉、中极、次餒、阴陵泉、丰隆、血海、行间。
方义:带脉是治疗带浊之主穴,阴陵泉功能健脾渗湿,丰隆为足阳明之络穴,有化湿祛浊之功,血海能凉血摄血,行间能清热凉血。中极、次髎前后配穴,能消局部之炎症。诸穴配合,可共奏清肝凉血,祛湿止带之效。
【注意事项】
1.蜂针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止痛消炎效果较好。
2.急性盆腔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有利于渗出液局限于盆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以免感染扩散。
3.充分补充营养及水分,注意电解质的平衡。慢性盆腔炎者注意锻炼身体,多行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妇女的经期卫生。严禁经期性交。
5.全身症状明显时,可适当配合中西药物治疗。发热期间忌蜂针,高热不退可配合物理降温。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谢燕)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