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的病因与蜂疗方略
蜂针疗法也是中医学的—个重要支脉,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已形成独具风格的学科体系,也成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实用知识,让蜂针疗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疾患的症状。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耳聋是指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耳鸣常常是耳聋的先兆。两者在病因及治疗方面大致相同,故合并论述。
多因暴怒、惊恐、肝胆火旺,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痰热郁结,壅遏清窍而致,亦有因肾精亏耗,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者。
现代医学中少数听觉器官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耳聋、中耳炎、听神经病变、高血压和某些药物中毒引起的耳聋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根据历代的论述归纳起来可分为虚、风、火、痰、瘀五方面,现分述如下。
1.体虚肾亏 素体不足,或病后精血衰少,或恣情纵欲,肾精耗伤,均可引起本病。
2.外邪侵袭 若感受风邪或风热,壅闭清窍可致耳鸣、耳聋;或因聤聍塞耳,夏感风热亦可发病。外邪侵袭常因肾虚之故,因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外邪侵袭太阳经后,里传于肾;表现在肾之窍,则为耳鸣耳聋。
3.肝火上扰 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郁而化火,清窍被蒙,往往引起耳鸣、耳聋。因足少阳经脉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于胆,肝胆之火循经上壅于耳,因而发生耳鸣或耳聋。
4.痰浊阻耳 形体素胖,多食厚味,痰浊内盛,上阻清窍而致耳鸣、耳聋。或因素有湿热,蕴聚成痰,郁久化火,痰火上升,壅塞清窍。
5.瘀阻宗脉 耳是宗脉之所聚,经脉瘀阻,经气不通于耳,致使耳失于经气的滋养,而失润、失聪,产生耳鸣、耳聋。或因血瘀阻于耳道。
综上所述,耳鸣、耳聋的发生,多因肾虚,或因风邪,或因肝火,或因痰火,或因瘀阻。在发病机制肾虚是本,风火痰瘀是标。病变部位虽在肾,而与肝脾又有密切关系。
【中医辨证】
实证:暴病耳聋,或耳中闷胀,鸣声不断,声响如蝉鸣或潮声,按之不减。肝胆火旺,多见面赤,口干,烦躁善怒,脉弦。痰热郁结,多见胸闷痰多,脉滑数等症。
虚证:久病耳聋,或耳鸣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操劳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多兼有头昏、腰酸、遗精、带下、脉虚细等症。
【治疗】
1.实证
治则:清肝泻火,活血通窍。
处方:翳风、听会、液门、侠溪。
随症加减
肝胆火旺配太冲、丘墟。
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
方义:手足少阳经脉循耳之前后,故取翳风、听会、以疏导少阳经气;侠溪清泻肝胆之火,液门泻三焦火而清窍。诸穴相配通上达下,通经活络。
2.虚证
治则:补益肾精。
处方:翳风、听会、肾俞、关元、太溪。
方义:取手足少阳之翳风、听会以疏导少阳经气;肾开窍于耳,耳疾之虚多与肾虚有关,故取足少阴之原穴太溪及肾之俞穴肾俞,配合关元以培肾固本,调补肾经之元气,使精气上输耳窍,则奏止鸣复聪之效。
【注意事项】
1.耳鸣耳聋患者的饮食、情志、起居等应注意调摄。
2.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自我按摩疗法。其法为以两手掌紧按外耳道口,并以四指反复敲击枕部乳突部,再以手掌对外耳道作有规律的一开一合,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min。
3.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耳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平时保持耳道清洁,避免劳倦,节制房事,对治疗和预防有积极意义。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王宏)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