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地五会穴
蜂针疗法也是中医学的—个重要支脉,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已形成独具风格的学科体系,也成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实用知识,让蜂针疗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1、地五会穴怎么找?
地五会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2、地五会穴治疗哪些疾病?
地五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
医用参考
【主治疾病】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穴位配伍】 配耳门穴、足三里穴治耳鸣、腰痛。
【刺灸方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别 名】 地五。
【穴 义】 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
本穴名解
地,地部也。五,五脏六腑也。会,交会也。该穴名意指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本穴所处为足背外侧陷者中,胆经上部经脉足临泣穴传来的气血又为天部的寒湿风气及地部的寒冷水湿,穴外天部的飘散阳气至此后因本穴气血的寒冷收引而化雨冷降穴内,穴外地部的溢流水液也汇入本穴,本穴如同五脏六腑的气血汇合而成,且气血为地部经水,故名。五会名意与地五会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循胆经下传侠溪穴。
【功能作用】 收降水液。
【穴位治法】 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注】 经言本穴“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者,乃本穴功用即是沉降各经脉气血中的阴浊,今若灸之则阴浊不降,穴内物质灸则热胀,胀而生风,阴浊之物随风气乱行于人体各部,为气乱,故不可灸。
地五会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2、地五会穴治疗哪些疾病?
地五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
医用参考
【主治疾病】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穴位配伍】 配耳门穴、足三里穴治耳鸣、腰痛。
【刺灸方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别 名】 地五。
【穴 义】 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
本穴名解
地,地部也。五,五脏六腑也。会,交会也。该穴名意指天、地二部的寒湿水气在此交会。本穴所处为足背外侧陷者中,胆经上部经脉足临泣穴传来的气血又为天部的寒湿风气及地部的寒冷水湿,穴外天部的飘散阳气至此后因本穴气血的寒冷收引而化雨冷降穴内,穴外地部的溢流水液也汇入本穴,本穴如同五脏六腑的气血汇合而成,且气血为地部经水,故名。五会名意与地五会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循胆经下传侠溪穴。
【功能作用】 收降水液。
【穴位治法】 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注】 经言本穴“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者,乃本穴功用即是沉降各经脉气血中的阴浊,今若灸之则阴浊不降,穴内物质灸则热胀,胀而生风,阴浊之物随风气乱行于人体各部,为气乱,故不可灸。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陈默)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