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头临泣穴
蜂针疗法也是中医学的—个重要支脉,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已形成独具风格的学科体系,也成为自然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网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实用知识,让蜂针疗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1、头临泣穴 怎么找?
头临泣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2、头临泣穴 治疗哪些疾病?
头临泣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
医用参考
【主治疾病】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穴位配伍】 配阳谷穴、腕骨穴、申脉穴治风眩;配肝俞穴治白翳;配大椎穴、腰奇、水沟穴、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穴、间使穴、胆俞穴、肝俞穴治疟疾。
【刺灸方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 注】 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别 名】 临池。
【穴 义】 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本穴名解
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胆经上行目窗穴。
【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穴位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李梅)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