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00例
原标题:蜂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00例
作者:成永明1,崔威2,王彬2,钟小文2,王冬香2,王淑平2
来源:1 广东省中医院,2 江门五邑中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蜂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单纯应用蜂针疗法,对照组100例单纯口服甘露聚糖肽胶囊。所有病例均接受为期10周的治疗,且治疗前后各收集检验标本一次。疗程结束后观察随访6个月。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的改善(IgA、IgG、IgM、IgE、CD4)也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蜂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它能明显地提高患儿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学龄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病率为29.69%,其中城市为32.61%,农村为24.19%[1]。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病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也呈上升之势,3岁以下儿童仅占30%,而4~9岁儿童竟占60%,9岁以上占10%。本病仍是21世纪殛待解决的问题[2]。
笔者从2007年起,在门诊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开展中医蜂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至今已有近10年时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广东省中医院总院治未病科传统疗法中心蜂疗门诊接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全部病例均来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治未病科传统疗法中心蜂疗门诊门诊就诊的患儿。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5岁~12岁,平均6.3±2.5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1年。
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岁~12岁,平均5.7±2.6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要求开始蜂疗及留取标本前2周内没有呼吸道感染及没有用过药物。并排除了先天性畸形、严重营养不良,或明显遗传代谢疾病。
1.2 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成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来选择患儿。(见表一)
表一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年龄(岁)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每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
0~2 7 3
3~5 6 2
6~12 5 2
注:(1)上呼吸道感染第1次距第2次,至少要7日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反之则不成立,需观察1年。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单纯应用蜂疗。做法:即在双侧足三里穴交替用活的中蜂螫针点刺,停留3秒钟即出针。每周1次,每次1侧穴位。10周为1疗程。
2.2 对照组,服用甘露聚糖肽胶囊(即多抗甲素胶囊,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F200000453号)5~10mg/次,一日三次,连用10周为一个疗程。
2.3 观察方法,两组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各收集检验标本一次。且所有病例在疗程进行过程中即开始随访,并随访至疗程结束后6个月,以观察疗效,做出总结。
2.4 检查方法:两组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疗程开始前及疗程结束时采集静脉血,通过散射比浊速率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IgA、IgG、IgM、IgE、CD4,试剂盒由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4]
疗效观察:由专人记录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次数。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4周后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未再发生呼吸道感染。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1~2次发作,但病程缩短。无效:发病次数及病程无改变。
3.2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二)
表二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00 51 39 10 90.00
对照组 100 30 46 24 76.00
注:两组比较X2=3.835,P=0.048<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3.3.2 治疗组100例患儿接受蜂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见表三)
表三 治疗组100例患儿接受蜂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
检测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IgG(g/L) 8.35±3.93 12.24±4.62☆
IgA(mg/L) 1103.0±78.0 1260.5±545.7☆
IgM(mg/L) 1560.0±736.0 1400.0±650.0◇
IgE(IU/ml) 78.52±23.28 31.86±15.47□
CD4 20.12±5.42 36.11±6.18☆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P>0.05。□P<0.001。
3.3.3 对照组100例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见表四)
表四 对照组100例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
检测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IgG(g/L) 8.46±4.15 10.16±4.36☆
IgA(mg/L) 1085.4±83.0 1150.5±304.4☆
IgM(mg/L) 1630.0±729.0 1485.0±621.0◇
IgE(IU/ml) 81.32±33.53 76.39±19.28◇
CD4 20.20±4.85 25.11±5.19☆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1。◇P>0.05。
4 讨论
蜂针疗法是运用蜜蜂的螫器官(毒刺)扎刺人体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作为一种民间疗法,在国内已有很长的历史[5]。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以毒攻毒”的疗法,可以治疗风湿、毒疮等疾病。但通过此项研究,我们确立了蜂毒还能“以毒扶正”的新思维,即蜂针疗法还能够切实提高儿童免疫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王氏等认为蜂毒对免疫系统有直接作用,它可提高Th1细胞的功能,也即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6]。Bellinghausen和Jutel也曾发现蜂毒疗法可促使机体出现Th2向Th1漂移的现象[7、8]。这说明蜂毒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可以用于提高儿童免疫力。
我们之所以选择足三里穴为蜂疗提高免疫力的穴位。因为足三里穴为阳明胃经合穴,针之可调理中焦、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使正气得充[9]。同时,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10]。
我们选择足三里穴蜂疗,是将穴位刺激和蜂毒(药物)的作用合而为一,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这种穴位免疫疗法的治疗作用。故而临床疗效显着。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11]。CD4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可作为一种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的标志,已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12]。我们发现大多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同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液免疫也出现异常,通常IgA、IgG、IgM降低,而IgE升高。
通过本实验结果可知,以上两种方法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相比之下,蜂疗的疗效更加明显(P<0.01)。蜂疗后,患儿CD4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蜂疗后,患儿血清IgA、IgG含量明显提高,说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也得到了提高。患儿血清IgE水平在蜂疗后明显降低,说明体内的一些变态反应性因素(如过敏性哮喘体质)也在改善。
我们从1996年开始就将蜂疗应用于儿科临床了。我们认识到蜂疗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有独到之处,且具有“回归自然”及简便验廉的特点,只要患者对蜂毒不过敏,就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希望该疗法能够在儿科临床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45.
[2]温振英.中医药防治复感儿的现状与分析[J].中医杂志,1999,40(11):688~689.
[3]胡仪吉.全国小儿呼吸道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0.
[4]王运芳等.舌下含服乌体林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79.
[5]成永明.无痛蜂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
[6]王秋波等.蜂毒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10)
[7]Jutel M,Pichler W J,Skrbic D et al Bee venom immunotherapy results in decrease of Il-4 and Il-5 and increase of INF-gamma secretion in specific allergen-stimulated T cell cultures.J Immunol,1995,154:4187.
[8]Timthy R M,Cherwinski H,marthaw I et al.Two types of murine helper Tcell clone.J Immunol,1986,137(7:2384)
[9]杨骏,李俊.穴位免疫疗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12):837~839.
[10]宫斌,莫启忠等.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4,13(1):34.
[11]Herrod HG,Blaiss MS,ValenskiWR,etal.Cell-mediated immune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infection[J].J Pediatr.1995,126(4):530~536.
[12]富宁,朱迅.可溶性2受体及其生物学意义[J].国外医学免疫分册,1989,(5):225.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YH0822)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