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耳石症”与“颈性眩晕”
临床上许多较年长的患者经常有头晕的症状,然而有些患者经过针刺、理疗等治疗后效果很好,而有些患者的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同时可能伴有耳鸣,或者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这就很可能是由于“耳石症”所引起的眩晕,而“耳石症”与“颈性眩晕”确实有着类似的症候群,容易误诊。
“耳石症”是分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类典型的外周性前庭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特点: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而突发眩晕。眩晕为旋转性,多数持续数秒至1min左右,在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区域局部反应的特点即并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了恶心、呕吐、心率不稳等症状。另外,患者感官上还会出现身体漂浮感强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视等现象。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症状主要出现在晨起,躺下、翻身时发作,发病前无任何先兆,重复诱发体位眩晕可重复出现。特征性位置性眼震,是其重要体征。[1]
“颈性眩晕”则是椎动脉由于发生压迫而引起的头晕,是一种由于颈椎源性病变,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引起小脑和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继发眩晕或头晕。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导致眩晕或头晕的直接原因。头晕主要特征为:头昏眼花,感觉身体漂浮的,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担心会摔倒或害怕失去意识。多在头颈较大幅度扭转、低头、仰头时容易诱发。多伴有耳鸣、恶心、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头部姿态异常,颈肩部疼痛是其主要体征。[2]
耳石症常用手法复位,根据耳石症类型的差异,需要采取不提供的复位方法。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患者要慎重采用徒手的方法进行复位治疗。如图:
但临床观察发现,36.6%~61.0%的患者在复位治疗结束后仍有非位置相关、非旋转性、持续性昏沉感及不稳感 [3],遂将其命名为残余头晕,最常见的症状为昏沉感,其次为漂浮感。这时候可采取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而“颈性眩晕”的治疗,治疗方法以徒手治疗、针灸治疗、内服外敷用药以及颈椎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疾病恢复。此外,穴位注射、浮针疗法、小针刀等皆有不错的效果。以达到恢复颈椎正常生理位置,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疗程一般较长。针对临床症状,两者皆可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 胞磷胆碱、培他定、西比灵、银杏叶制剂、敏使朗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
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2] 陈关富,赖志刚.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6:227-233.
[3] EPLEY J M.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2,107(3):399-404.
“耳石症”是分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类典型的外周性前庭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特点: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而突发眩晕。眩晕为旋转性,多数持续数秒至1min左右,在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区域局部反应的特点即并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了恶心、呕吐、心率不稳等症状。另外,患者感官上还会出现身体漂浮感强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视等现象。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症状主要出现在晨起,躺下、翻身时发作,发病前无任何先兆,重复诱发体位眩晕可重复出现。特征性位置性眼震,是其重要体征。[1]
“颈性眩晕”则是椎动脉由于发生压迫而引起的头晕,是一种由于颈椎源性病变,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引起小脑和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继发眩晕或头晕。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导致眩晕或头晕的直接原因。头晕主要特征为:头昏眼花,感觉身体漂浮的,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担心会摔倒或害怕失去意识。多在头颈较大幅度扭转、低头、仰头时容易诱发。多伴有耳鸣、恶心、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头部姿态异常,颈肩部疼痛是其主要体征。[2]
耳石症常用手法复位,根据耳石症类型的差异,需要采取不提供的复位方法。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患者要慎重采用徒手的方法进行复位治疗。如图:
但临床观察发现,36.6%~61.0%的患者在复位治疗结束后仍有非位置相关、非旋转性、持续性昏沉感及不稳感 [3],遂将其命名为残余头晕,最常见的症状为昏沉感,其次为漂浮感。这时候可采取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而“颈性眩晕”的治疗,治疗方法以徒手治疗、针灸治疗、内服外敷用药以及颈椎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疾病恢复。此外,穴位注射、浮针疗法、小针刀等皆有不错的效果。以达到恢复颈椎正常生理位置,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疗程一般较长。针对临床症状,两者皆可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 胞磷胆碱、培他定、西比灵、银杏叶制剂、敏使朗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
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2] 陈关富,赖志刚.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6:227-233.
[3] EPLEY J M.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2,107(3):399-404.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 ( 编辑:liwanyao)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