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门诊故事 >

全面剖析:中医在美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08月12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针灸在美国已经成为最重要自然疗法之一,已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有一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目前在美国已创建有中医高等院校,并在44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通过了针灸立法。但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如针灸立法亟需完善强化、中药运用限制明显、中医科研备受质疑等。本文对中医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中医药未来在美国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作者简介:

田海河 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主席,美国中医药学会会长,全美中医公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美国中医高校资格鉴定委员会评审专家,美国中医高校联合会洁针技术委员会主考官,美国针灸东方医学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美国针灸和中医药中心主任,美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中医针灸以尼克松总统访华为契机进入美国已经四十多年了。美国民众从当初的好奇,尝试,后来排挤打压针灸,到逐渐理解,针灸立法,公众认可,执照考核,高等教育,再到现在的媒体推动,保险支付,备受欢迎,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终于有了柳暗花明的机遇,但同时也危机四伏,挑战层出不穷。



1、当前的机遇



1.1 中医针灸在美国有生存的土壤。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民众长期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本土的西医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人们渴望寻求一种确实有疗效,毒副作用没有或很小的自然疗法。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世界各地的人把本国的东西带到这个大熔炉中来了,其中包括了民族文化和传统医学。来自中国的中医针灸就是这些自然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经过尝试成为了顺应这种需求的最受欢迎的疗法之一,并且逐渐成为最佳的选择。



1.2 疗效说活,针灸深入人心。由于从国内正规中医院校毕业来美的高素质执业者能熟练运用中医针灸理论和技能,治愈或明显改善了很多病人的疾病和痛苦,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受益的病人们成为了中医针灸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奠定了坚实的民间基础。



1.3 教育为本,立法为先,培养众多当地精英。早年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前辈们创建了中医高等院校,培养教育了一批既掌握中医针灸知识和技能,懂得美国法律运作,又掌握当地语言的当地中医人,努力为中医说话,奔走正名。经过努力,目前美国已有44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通过了针灸立法,中医针灸在美国已经名正言顺。从中国来的前辈们经过不懈努力,创造了目前的基础与条件,一批后来到美国的耕耘者和在美国培养出来的当地精英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 媒体正面宣传,广为接受。目前美国的主要媒体在介绍中医针灸时普遍是正面积极向上的,对更广泛地传播中医针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开始扩大针灸涵盖范围,增加支付额度。而曾持反对或观望的西医医生们也逐渐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并接纳针灸,有的除了亲自尝试外,还邀请针灸医生们与其并肩工作,甚或还专门到针灸学校系统学习,并通过考试取得中医针灸执照。



1.5 行业炽热。美国目前有执照的针灸医生约4万人,在校学生约1万人,还有一些西医及其他行业人员合法或不合法地也在从事针灸行业,因为针灸确有疗效,大众喜欢。目前这个行业在美国日益受到推崇,呈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2 、面临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当有机遇时,挑战也应运而生了。譬如针灸立法有待进一步加强;中药运用受到限制;针灸面临被其他行业瓜分的局面;行业之争,带来政治挑战;科研不利,备受攻击等。



2.1 针灸立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针灸还没有联邦统一的立法,各州各自为政,对针灸的限定和职业范围甚至称谓也有很大不同,有的州的针灸法对针灸执业者很有利,而有的则受到很多限制,有的可以单独接诊处理病人,而某些州则要求在西医监管下行医。很多州中医针灸不能被称为“医生”,只能是“针灸师”,地位明显低于一般西医医生。



2.2 中药运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中医除了针灸外,中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美国中药未列入药物范畴,只能归属到食品补充剂中,因此中药的治疗效果不能被宣传。而由于一些人不遵循中医理论违反常规使用中药出现问题,导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责备、质疑中药的安全性,明令禁止使用多种中药,使得中药应用范围逐渐受到限制,中药应用必须通过调整替代才能实现。

其中一个原因有可能与西药行业顾忌中药冲击有关,另外,国内中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也是国外中药应用的严重障碍,成为国外质疑中药的常用依据。近来美国一些颇有经济头脑的农场主看到了这个巨大商机,已经开始在美国种植草药,但他们不会把它称为“中药”的。中药成分,特别是复方成分很复杂,临床疗效变异很大,很难满足美国药物研究的标准,国内的药理研究和临床报告因可信度的问题不会被国外承认,而在国外进行难度相当大。科研经费是问题,即使按他们的标准进行临床新药试验,成功后中药则变为处方新药,中医针灸医生就失去了使用权。



2.3 针灸面临被其他行业瓜分的局面。当针灸被热崇时,其他行业也跃跃欲试,想通过针灸谋利,如物理治疗师提出的荒唐观点,认为“干针”不是针灸,意图否定传统的中医针灸。整脊医生只接受了很少的训练,还有一些西医根本未进行任何针灸培训,就宣称自己掌握了针灸技能,以抢夺针灸市场,当治疗效果不佳时不认为自己技术不精,而是埋怨针灸无效,严重影响了针灸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2.4 行业之争,带来政治挑战。当前理疗师们这次抢夺针灸市场来势迅猛,力量强大,想通过立法用所谓的“干针”取代正统的针灸。他们打着现代医学神经解剖的外衣,让人觉得是时代的创新,并优于传统的中医针灸,甚或说干针与针灸无关,标榜完全是自己的发明。这表面看来好像是一场学术争鸣,甚或是行业利益之争,其实是一场西方“去中国化”,针灸“去中医化”的挑衅。针灸医生们需要团结起来,维护针灸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但人数尚少,团结不力,政治意识不够高,使得唯独针灸医生可以扎针的优势逐渐丧失。



2.5 科研不利,备受质疑。西医在美国医疗中占主导地位,是标准的制定者和判断者——“医疗警察和法官”,常用循证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针灸。因为大多数针灸医生活跃在临床前线,针灸科研是一个弱项,而不懂中医针灸的外行人反倒进行针灸科研,得出来的结果却与临床实际大相径庭,并且把这些文章发表在高端杂志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大量此类文章进入了数据库,将来对中医针灸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目前面临的难题是我们在国外无法申请或很难得到相应的针灸科研经费,而国内虽有充足的经费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发表的文章在国际上普遍不被认可。



3 、对未来的思考

机遇和挑战常常是并存的,危机中也孕育着机会和希望,虽然我们当前遇到一些困难,但与前辈们当初创业时比较,目前的基础与平台已经好很多了。



3.1 扩大针灸全面立法。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立法是美国行业的立足之本,只有立法才能有法可依。通过借鉴对针灸立法和诠释中医比较好的州的经验,推动各州为针灸立法,甚或推动联邦的针灸立法议案,这需要鼓励中医针灸医生多参政议政,不要轻易放弃话语权,还应鼓励病人主动联络所在地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们,支持中医针灸立法。



3.2 中药规范迫在眉睫。中药是除针灸外的另一个中医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美国和海外其他国家通常是以针灸为先导,以针带药,但中医不能没有中药,否则就是不完善的中医。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研究,使中药从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灰色地带中通过转变,和西药一样能标示和宣传其疗效,并提供有力的理论根据。



3.3 严格控制中药质量。严把中药质量是重中之重,中药药材的产地主要在中国,虽原材料出口很多,但成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严重不足,这可能和国内缺乏全球商品总体宏观规划有关,如选种、择地、种植、采集、加工、炮制、制剂、包装、销售、出口和市场等方面都需要有战略意识,其中质量尤为关键,很多中国商品在国外成为质次价低的代名词,因此国内中药监管部门须严格监督中药质量,避免负面形象影响中药产品。同时也应汲取欧盟曾经限制中药的教训,防患于未然,绝不能使其在美国重蹈覆辙。



3.4 团结协作,共同御敌。从中国大陆来美国的中医针灸医生大都是接受4~5年,甚或更长的正规系统中西医训练。当看到其他行业在没有受到系统训练就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普遍认为这是对病人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从保障病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去呐喊抗争。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真正的中医针灸能在国外健康顺利地发展,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去中国化的中医(东方医)和去针灸化的干针。可喜的是我们建立了“全美针灸安全联盟”,目的是团结全美所有中西各族裔针灸从业人员准备应接各种挑战,捍卫真正的中医针灸。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有一些人已经通过科学发展针灸的形式,宣传脱离针灸的干针,敬请国内医生和相关部门提高警惕,监督审查,避免隐患。



3.5 注重科研 携手科研,为中医针灸顺利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科研方面,国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却多不被国际认可。按照国外的标准检验中医,衡量中医针灸肯定会出现偏差,但国内部分科研存在标准不严、方法不完善或学术不端也是事实,我们建议国内外联手,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定出以适合中医的医疗行业和科研标准,而不是套用国外的标准。国内外需要多沟通协作,引导真正的中医针灸科研,做出成果,能够被国际上广泛认可和接受。



机遇和挑战并存,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坚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中医针灸在美国会通过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并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 ( 编辑:chaixuanwen)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