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疗特色、手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王巾 钟辉
(兰州市中院医院 针灸科)
(兰州市中院医院 针灸科)
在中国,自古就有蜂产品入药治病的传统,其中蜂蜜最为常用。蜂针疗法是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蜂针液味辛、苦,性平。含有多肽和酶类等有效成分,具有直接和间接抗炎止痛作用;调节免疫能力,加强免疫抑制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末梢血供,增强心脑肝肾生理功能及其局部经络和物理作用。其中主要是抗炎止痛和免疫调节两项。从中医角度看,蜂针液进人人体以后,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的功效 。另外,蜂针刺入穴位,有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又有蜂毒的药理作用,蜂蜇后局部的虹肿反应,还有类似温炙的治疗效应。所以,蜂针治疗同时具备了针刺、温炙、药物治疗的多种功效,是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
一、蜂疗特色
1、整合医学
中医蜂疗传统乃中医药学、现代医学、生物医学的结合归一,因而具备三者的长处和特性。既有鲜明的宏观,又含有科学的微观;既有药物(食药两用)的应用,又有生物活性物质的使用;既有以调节达到平衡,又有针对性处置;既有传统疗法特征,又有现代医法的长处等等。
2、补调相济
选用药物或食药两用用品,不仅展示了营养补给,使营养均衡,而且同时具有调节因子的补充,完成有效调节作用。当今世界医学、营养学专家一致认为,营养+运动=健康。中医蜂疗学正是以营养为特色,又有功能调节成份的应用,乃医学中之一绝。
3、本标兼顾
治本乃健康之根,治标乃去表浮之症。人们早就认识到并追求治本之术,不满足仅仅医标之法。中医蜂疗学科始终推行首要治本,兼顾治标,可谓标本兼治,从而嬴得真实的健康水平,缔造人生新的健康平台。
4、内外并举
中医蜂疗学科始终坚持食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坚持药食内服与经络刺激相结合;经络刺激时坚持物理因子与生物因子相结合,可谓内外并举。
5、药食与生物因子并重
中医蜂疗学科以药食和生物因子(蜂毒、蜂王浆、蜂子等)并用为基点,尤其后者的应用是一般医学所不及者,而且效果特异。当然有很多人因不了解生物因子物性,望而却步,或妄加评论,或冠以非辞。其实若真深入进去,其奥妙无穷,乃中医药的新发展、新水平,也是当今生物医学的新分支、新门派。相信科学,深入新领域,方能获得新成果,这是屡验不鲜的结论。
6、简便廉验
由于中医蜂疗学科在实践中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易为基层民众所接受,易受经济不太发达地区所欢迎,易被多年老患者、难治愈的患者所欢迎,也易于普通医务工作者所学习、掌握和应用,更易使医疗、保健、康复、养生工作者所应用,可谓对人体具有全方位效益的长处。
二、螫刺手法
试针不过敏或轻微过敏的患者在蜂针螫刺过程中,由于病变种类不同、螫刺身体部位不同、耐痛性不同、螫刺后的反应不同,要采用不同的螫刺手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1、挂蜂疗法:挂蜂疗法是指用活蜂螫刺后,蜜蜂不离开所刺部位和穴位,让其尽力挣扎,使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这种螫刺法蜂毒量大,一次溶于体内的蜂毒多,患者必须耐痛性好、体质好才可使用。
2、用蜂直刺法:用镊子或手指捏住蜜蜂中段,将尾部对准要螫刺的部位,螫刺后只留下蜂针,蜂针的毒囊搏动,有的10分钟才能排尽囊中毒素,也就是刺后 15~20 分钟拔蜂针,毒素也就排空了。这种螫刺方法在蜂疗中普遍使用,适合各种体位、病灶部位的螫刺,同时快速省时。这种螫刺手法适合蜂疗诊所和需长期蜂疗的重症患者,用蜂量大、省时间、操作简单。
3、半蜂螫刺法:是将活蜂分为两截,用尾部直接螫刺病灶区及穴位,蜂针留体表。这种螫刺法可以减轻直刺的痛感,但在分开蜜蜂成两截时有毒素排出,蜂毒量也比直刺少许多。但为了减轻蜂螫的疼痛,确保患者坚持蜂疗,可采用多蜂量,补足流失的蜂毒。一般半蜂螫刺法使用 1 周时间,患者也就适应了,然后就可用直刺法医治了。
4、拔针散刺法(点刺法):用医用镊子或眉毛镊子将蜂的螫针从活蜂尾端拨出,迅速在所需部位快速螫刺 4~6 次,将蜂针留体表,最多可 1 针连续螫10 次针。如果速度慢,蜂针就无力了。这种手法初学者可多练,熟能生巧。此法多用于有药物过敏试针的患者,因为散刺蜂毒量小,容易观察到过敏症状。这种刺法也适应于对疼痛过于敏感的患者。对直刺 和半蜂螫刺法不能承受疼痛的患者,在蜂疗中需要在胸部、腹部、小腹部及腋下、生殖器、会阴周围以及口腔和面部的螫刺都可采用此法。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可逐步加深各种疗法,以便更有效地达到医治目的。这种刺法的缺点是:需要迅速拔针,螫刺部位要下针准确,反复几次,手眼配合要快。由于散刺蜂毒流失过多,所以用蜂很浪费。
5、冰敷螫刺法:蜂疗前,先用备好的冰块、冰袋、冰棍或小水瓶(冰水瓶)等敷于需要螫刺的部位和穴位上。待几分钟后,冰刺激皮肤疼痛后取下冰袋,迅速用蜂螫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如果此法仍痛,还可将蜂用半蜂螫刺法螫刺,大大减轻蜂疗的疼痛。但要求螫刺要快速,待冰温消失后,温度回升,再螫刺又疼痛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初学者。
6、指按螫刺法:螫刺前,用手指按阿是穴等穴位,这样可减少疼痛,而且蜂毒量不会减少,和直刺效果一样。但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也不能达到止疼的作用。有些患者家属学习蜂疗后,回去螫刺,不是指按,而是用手捏和掐,使患者皮肤疼痛,也不能减轻蜂螫刺的疼痛。
7、止疼药物螫刺法:先将止疼药水提前配制好,在螫刺时,涂擦 2~3 次后开始螫刺。因为止疼药水是配制的麻醉剂,需要慢慢浸润麻醉才有效,否则也起不到止疼的作用。见蜂恐惧、出汗等症状的患者易于接受这种螫刺法。
8、药蜂螫刺法:将对症医治病痛的有效药物加工后喂蜂,使蜜蜂在螫刺时产生药物作用。这种疗法医治病痛的效果较好,但是药物加工费事,而且需要提前饲喂蜜蜂药物。这种疗法适合肿瘤患者或疑难杂症患者。蜂疗诊所不适宜,因为药蜂的用药是根据病情配制的,不没有变化和区分的。
9、蜂毒穴位注射法:将购买的蜂毒针剂、油剂、干粉等蜂毒提取物或自己提取的蜂毒干粉配制溶液,吸入注射器中,在病灶的部位或穴位上注射。进针要快,但需缓慢地上下推拉,待患者出现酸胀等症状后,回抽无血,可将蜂毒液缓缓推入。但注射前必须试针,而且剂量也要由少到多,慢慢增加。不可急于求成,用量太大,造成过敏。要按说明书运用,最后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10、蜂毒电子导入法:不能忍受螫刺的疼痛又想坚持蜂疗的患者,对他们施用电子导入法,痛感强的患者也可接受此疗法。这种疗法也适合于年纪过大的老人、年纪小的儿童。这种电子导入法属于无疼痛螫刺疗法。具体做法是:将关在蜂盒的活蜂用镊子轻轻夹起,尽量不伤蜂,夹起后可见尾针上的毒液,轻轻地将毒液点在仪器极板的药垫上。每垫用蜂 1 次 20 多只,只留毒液(不能用力刺下),不留针,将蜂放飞。放飞的蜂仍能采集粉蜜。
11、蜂毒雾化吸入法:将蜂毒药物放入雾化器,利用雾喷出蜂毒气体吸入口腔,充实肺部、食管、消化系统,对脑肿瘤患者也方便治疗。由于雾化药物均匀,容易吸收,又没有蜂螫的痛苦,也适宜老人、儿童、体弱病患者。此法属无痛蜂疗法,将会使患者乐于接受蜂疗。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自己养蜂(必须有放飞条件的),用电子蜂毒取毒器可取到蜂毒粉,量多时储存,即使在蜂源少时,也会有充足的蜂毒原料。同时也可保证蜂毒的真实性。
12、蜂毒穴位敷贴法:对症医病时,选好穴位或需贴敷的体位,将蜂毒液、粉、油剂等按说明用量增1 倍和对症的药物敷在所需体位。用布包好,每穴用纱布装鲜姜末 200 克固定于穴位上,12 小时换药。敷紧姜末开始发热,体温逐步升高,容易吸收药液,这样治疗更有效。
三、适应范围
1、免疫系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手足癣、牛皮癣。
2、消化系统:慢性肠胃炎,胃溃疡,肠胃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风寒胃痛,五更泻,便秘。
3、神经系统:神经官能症,失眠,嗜睡,恶梦,头晕,乏力,头痛,神经炎,神经根炎。
4、循环系统:高低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硬化,脉管炎,微循环障碍。
5、呼吸系统: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喘,肝病。
6、代谢内分泌,泌尿系统:男性不育(阳痿,早泄,精子活力弱),女性不孕(经血不调,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盆腔淤血综合症。
7、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综合症。
四、注意事项
1、接受蜂毒疗法者,治疗结束后应休息10分钟以上,不宜治疗後即进行活动。
2、治疗前不得吃得过饱。治疗期间不宜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3、凡初次接受治疗者,出现较轻的疼痛,局部略有红肿,不必惊慌,更不要轻易停止治疗。如出现发烧、恶心、呕吐、惊慌出汗者,可应用镇静剂,如肌肉注射25毫克异丙嗪即可缓解其毒副作用。
4、凡使用蜂毒注射液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使用。
5、凡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对蜂毒过敏者禁用本疗法。
我国蜂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当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健康。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syg0329)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1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