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治疗中恐惧心理的探讨
周晨1 万赖思琪1 林翔2
(1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市国檀公司)
(1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市国檀公司)
蜂针与一般毫针刺不同,带有蜂刺毒囊,内中有蜂毒。蜂毒(bee venom)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一种透明液体,它储存在毒囊之中,蜂蛰时由螯针排出。蜂毒味辛、苦,性平,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蜂毒作为一种天然药物,自古以来被各民族传统医学所应用。蜂针疗法是以活体蜜蜂蜂刺为针具,用镊子夹持蜜蜂,使其尾部对准选定的穴位或痛点与皮肤接触,蜜蜂本着自卫功能,自然会伸出蛰针刺入皮肤,蛰针上端的毒囊还继续收缩,使蛰刺不断深入并自动将蜂毒注入。蜂针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炎及神经痛、肌痛、高血压、荨麻疹、肿瘤等。[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对蜂针疗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并因此而拒绝接受蜂针治疗或使得治疗临时中断,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对蜂针疗法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
1 蜂针疗法治疗过程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1 对蜂针疗法缺乏了解
运用蜂针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间流传广泛,但古代医籍中鲜有记载。现今的蜂针疗法,属于传统医学中的特色疗法,虽因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可施行活蜂针疗法的医师数量相对较少,开展蜂疗的医疗机构也较少,普通民众对蜂针疗法的认知度并不高。对于蜂针的特点、适应症等信息更是知之甚少,由于缺乏了解,故而对蜂疗这一未知事物容易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这在患者当中十分常见。
1.2 对蜜蜂或其他昆虫的恐惧
部分患者自对蜂或其他特定昆虫有恐惧感,不愿接触昆虫,甚则患有昆虫恐惧症,有人则害怕蜂刺后蜂会逝去,这类患者虽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控制恐惧感,极力回避昆虫,且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或既往曾因蜜蜂或其他昆虫带来过不愉快的生活体验,这种对昆虫本身的恐惧感,使得患者在接受蜂针治疗时由于惧怕蜜蜂,对治疗产生恐惧心理。
且“蜂蜇有毒”在普通群众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许多患者自幼便被告知不能靠近蜜蜂,这让多数人对蜜蜂形成了不恰当的认知,不相信蜂毒的治疗作用,对蜂蜇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以致对蜜蜂产生恐惧感以及对治疗产生抵触。
1.3 既往曾有不良的蜂蛰体验
因蜂毒液注入皮肤后,可出现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瘙痒等反应。若患者既往曾接受过蜂疗产生不适体验,不适感易使得患者恐惧治疗,或曾有意外被蜜蜂蛰咬的不良体验,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蜂,各类蜜蜂,或是王蜂、虎头蜂等,都会反应剧烈,而加之并不知晓我们所做的蜂疗的蜂种,与具体操作方法,只是发自内心的惧怕,均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抵触蜂针治疗。
1.4 商业信息的影响
近年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患者可以便捷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许多患者习惯在就医之前通过网页搜索等方式查询蜂针疗法、蜂毒等相关信息,甚至看到有报导群蜂刺死牛羊等消息,更有部分患者直接将网络查询得到的信息作为治疗的“金标准”,而不愿相信医师的专业判断。蜂疗门诊的患者主要关注蜂针疼痛程度、副作用、疗效如何、是否影响皮肤美观等问题,而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常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趣味性,多有偏颇,或是单纯强调蜂针的毒性、或是单纯强调过敏反应严重等负面信息。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对患者产生误导,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恐惧心理。
2 舒缓蜂针治疗过程中恐惧心理的措施
2.1 详细的知情告知
在治疗操作前,医师应主动告知患者蜂针治疗的过程、简要步骤,介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征得患者对治疗的同意,并且告知患者蜂针的疼痛的程度是属剧痛,类似药物皮试,或异物刺入皮内之感,但时间短暂,往往此痛仅在1分钟左右,而且因人忍受能力而异。让患者对治疗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使患者对治疗有一定的认识,消除患者因缺乏了解而感到的恐惧。注意言语态度温和,对患者的担心和疑虑耐心进行解释和开导,并可让其他做蜂针患者做出示范,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缓解对治疗的恐惧。
2.2 纠正错误认知
蜂针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纠正患者对蜂针疗法的错误认知,从而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情绪。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而非来自事件本身。正如认知疗法代表人物贝克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2]。医师首先要了解患者面对治疗产生的不恰当认知,在蜂疗门诊的患者当中,多数患者的恐惧情绪源于“治疗会产生剧烈疼痛”的想法,也有部分患者认为“蜂针有毒”,或有副作用等,亦有部分患者因获悉不实信息而对治疗产生各种非理性的观念。辨识患者的不恰当认知后,可以向患者解释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说明恐惧的情绪源于患者自身的非理性观念,并通过理性的分析使患者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观念,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缓解恐惧情绪。
2.3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2]。我们可以借鉴此法,用于缓解对蜂针恐惧患者的情绪反应和焦虑状态。医师可以学习简单的放松指导语,或播放指导语录音,引导患者闭眼深呼吸,逐步控制不同部位的肌肉紧张收缩,用针法中的循法、揉法、捏法等,维持数秒,体会紧张的状态,再充分地放松,体会紧张之后放松的感觉,通过控制肌肉的放松,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达到放松的心理状态。
2.4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让接受蜂疗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如让其观看别的接受蜂疗者,对要接受者有舒缓作用。尽管患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但造成创伤的恐惧结果并不会发生,使患者的焦虑自行降低[3]。我们可以借鉴冲击疗法的原理,在充分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进行蜂针皮试,在单个穴位进行浅刺或散刺,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多数患者在接受皮试后,其所恐惧担心的结果并未发生,对蜂针的恐惧心理自然缓解。此法不仅能够起到缓解恐惧的作用,也是保证蜂针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2.5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以临床和循证为基础的音乐干预,可在诊室放轻松的音乐,或通过接受蜂疗者与有专业资质的音乐治疗师建立一种治疗性的关系进而达到个体化的目标[4]。在国外,音乐治疗被广泛用于恐惧、焦虑情绪及疼痛的缓解,例如对于儿童肿瘤患者,音乐治疗可缓解肿瘤治疗及侵入性治疗方式带来的疼痛和伴随的焦虑情绪[5]。系统专业的音乐治疗在蜂疗门诊难以开展,但我们可以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耳机或在治疗室播放轻柔和缓的音乐,对患者恐惧心理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蜂针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在临床中普遍存在,且部分患者因恐惧而拒绝治疗、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恐惧心理的关注变得愈发重要。一方面作为医师要练好蜂针技术,尽量达到无痛刺激;或辨人体的耐受程度采用不同刺法;另一方面是关爱体恤患者,理解患者的就诊心理,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开解,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才能使更多患者接受蜂针治疗,让蜂针惠及更多的人群。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上下)(第2版)[M].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3.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2012.
[4]李洁.艺术与精神医学:彩色插图版[M].华夏出版社,2015.
[5]Fisher D E, Look A T, Ginsburg D, et al. Nathan and Oski's Hematology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 7th Edition[J]. Saunders, 2009.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syg0329)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