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瑶教授临床常用蜂针针法研究
董文华 田宁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
李万瑶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蜂针疗法的研究与治疗20余年,对其深有研究,总结蜂针针法有10多种。蜂针疗法是将蜂的尾针刺入人体,通过尾针的物理刺激和蜂针液的化学刺激,使局部潮红、充血、发热,对全身有免疫调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种针、药、灸相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1] ,现将李教授临床常用的几种蜂针针法概括与要点分析如下[2] ,以飧读者。
1.蜂针直刺法:其特点在于刺激量大、痛感明显。
(1)操作方法:持镊子从蜂盒中取出一只蜂,注意夹其腰部,让蜜蜂尾部与己消毒穴位或痛点碰触,蜜蜂受到刺激便弯曲腹部伸出有倒钩的垫针刺入皮肤,将蜜蜂移开,这时可看到垫针有节律的收缩,此时垫针不断深入皮肤且伴随蜂毒注入,当蜂针的毒囊干瘡后可知蜂毒完全注入人体,这时便可用尖细摄子将蜂针拔出皮肤,一般留针l0-20min。
(2)技术要领: 夹其腰部,对准穴位,针体要直。当蜜蜂不蜇时,用另一手食指轻压蜂的胸部以刺激蜜蜂放针,也可以去其中枢部分后再针。夹持蜜蜂时,不要夹其四肢或翅膀,以免蜜蜂飞脱,也不要夹其头部,易使蜜蜂不放针,蜇刺时,要使蜜蜂的尾部垂直于皮肤蜇刺,以减轻痛感。
(3)操作流程:
①取常规穴位或痛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
②用镊子从有机透明玻璃蜂盒中取一只蜂,夹着活蜂腰段。
③将蜜蜂的尾部对准穴位或痛点,蜜蜂受刺激则自然将尾针刺入。
④蜂针的毒囊干瘦后将蜂刺拔出,后将蜜蜂置盛水的广口瓶中。
(4)注意事项
①一般留针10-20分钟,当毒囊里蜂毒排尽后,需将蜂刺拔出。如果不将蜂刺拔出,对机体是异物刺激,易使局部产生反应加大,或易有硬结形成;有的蜂刺当一定时间后也会自行脱落。留针期间需密切观察蜂针患者,如发生蜂针不良反应情况需及时处理。
②1-2只蜂起始量,逐渐增加,蜂量视患者体质及病情而定,每天蜂量可维持8-15只左右,初期切不可大剂量蜂针,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③蜂针直刺法简单易行,刺激量大,因蜂毒注入量较多,局部痛感及过敏反应均较大,不适合初次蜂针治疗患者。对于机体敏感度大的患者、怕痛者、体虚者随刺随拔,或改用其它蜂针针法治疗。
④警惕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有无剧烈红肿、奇痒等局部反应和皮肤水肿、皮疹、胸闷、气悠、恶也、呕吐、腹痛、心悸、乏力、发热等全身反应,提前准备好应急防治措施。
2. 蜂针散刺法: 拔针散刺法 属蜂针散刺法一种,为一种浅刺激刺法,其特点为"力度轻、针刺浅、刺多点",病人很少痛苦,易于接受。
(1)操作方法:是先用镊子夹住蜜蜂的腰部,观察蜜蜂尾部,它因受刺激会将蜂刺时时探出,若不探出,可用镊子轻轻刺刺激其尾部让其探出,当探出时,用另一只摄子夹住蜂针刺部将蜂蜇针从活蜂尾部拔出。夹持着蜂针,在患部或与疾病相关的经脉、踰穴点刺即出,要求针不离错,随刺随拔。1只蜂针可刺三五点,多至十几点,最后可将蜂刺留针几分钟,或不留针。
(2)技术要领:该法需等待蜂刺探出,需把握住时机,对摄子使用要求较高,使用尖细摄子较容易拔出针刺,需要技术姻熟;夹持蜂针的力量要适宜,用劲稍小易失落,用劲大易夹伤或夹断蜂针。夹持部位要适宜,要夹其上1/3和下2/3交界处,太偏上会影响贮液囊收缩和蜂针液排出,太偏下因刺针较细易被夹断,且不易蜇刺;需二只摄子互相配合使用。
(3)操作流程
①取常规穴位或痛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
②用镊子从有机透明玻璃蜂盒中取一只蜂,夹着活蜂腰部,当蜂刺探出,拔出蜂刺。
③手持镊子夹取蜂刺,针不离摄、随刺随拔的在局部痛点范围或循经进行散刺。
(4)注意事项:
①为防止蜂毒从蜇针尖端排出及其有效挥发物质散失,当从蜂针尾部拔出整针后,应在几秒内进行蜇刺,以免因耽搁时间太长而影响疗效。
②适应畏痛者、体虚者、高敏体质者、保健者及面部穴、经络病变。
3.蜂体散刺法:与拔针散刺法同属蜂针散刺法一种,其特点与拔针散刺法相似,“力度轻、针刺浅、刺多点”,只是此法与拔针散刺法第一次进针方式不同,而后都是针不离摄的散刺。
(1)操作方法: 此法是将蜜蜂从蜂盒中取出,从蜂体中截出腹尾,夹住腹尾,将其尾尖对准要针刺的部位,蜇针刺入后随及拔出,然后针不离镊的每隔2mm轻轻呈带状垂直散刺,随刺随拔,可散刺2-8点。
(2)技术要领: 刺时适当用力,蜇针方向呈90度,不然蜂针易断而无法继续针刺。此外垂直刺也可减轻疼痛。腹尾截出后,要即时进行蜇刺,否则会不易刺入。要浅刺轻刺,浅刺深度控制在0.5-1.0mm左右,随刺随拔。技术娴熟者一根刺针可散刺10余点。
(3)操作流程
①取常规穴位或痛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
②用摄子从有机透明玻璃蜂盒中取一只蜂,一手用尖细镊子夹其细腰部一手夹其尾部。拿尖细摄子的一手用力夹断其腰部。另一手摄住腹尾准备针刺。
③摄住腹尾,将尾部对准要要针刺的穴位,当蜇针进入皮肤后,移开腹尾。
④摄子夹持蜂针,针不离镊的在穴位或患部点刺即出。
(4)注意事项:此法犹如针灸疗法中的梅花针疗法。适用于蜂针治疗的第1周、头面部的部位、从及畏痛者、幼儿、高敏体质患者、蜂针保健者,也可用于试针。散刺法治疗可减少过敏产生的机会。拔针散刺法与蜂体散刺法同属于蜂针散刺法,其关键不同点在于进针第一针,蜂体散刺法比拔针散刺法的刺激量稍大,痛感稍强。
4.点刺法
挤毒囊点刺法: 挤毒囊点刺法是蜂针点刺法中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减轻痛感。此法可用于试针法。
(1)操作方法: 先如直刺法,当蜂刺进入皮肤后,立即将毒囊挤扁并即刻拔出蜂刺。
(2)技术要领: 此针法要求镊子不要太尖,以免挤毒囊时过于困难或刺破毒囊。另外要求速度要快,技术熟练。
(3)操作流程:
①取几个常规穴位或患部痛点局部皮肤消毒。
②用摄子从透明有机玻璃蜂盒中取出一只蜂,夹住蜂的腰部,将蜜蜂尾部对准穴位或痛点上直刺。
③将毒囊挤扁后立即拔出蜂刺。
(4)注意事项:
①挤毒囊时避免刺破毒囊。
②当蜂针进行机体后,迅速将毒囊挤出。
5.多位点刺法: 与挤毒囊点刺法同属蜂体点刺法。其特点在于将一只蜜蜂毒分散注入多个点,且各个点的留针时间可不等,其进行机体的蜂毒量也不同。是用直刺法与散刺法相结合的方法。
(1)操作方法:该针法与散刺法相似,但留针时间较散刺法长,开始如同直刺法,将蜂针刺入穴位后即用镊子将它从机体上拔出,继而将它针入机体其它痛点或穴位。一只蜂针刺1个痛点或穴位后,继而刺入第2点、第3点。此法能针3至8点,蜂针时摄可离针,每点可留针Is至1min时间不等。
(2)技术要领:
①此法的关键点在于拔蜂针,从机体上拔出蜂针时,要用尖细头镊子夹与皮肤紧贴的蜂刺部分,即蜂刺尖部,不可夹其毒囊部分。
②点刺力度适当,蜂针要垂直刺入与拔出,不然蜂针容易折断,蜂毒不能进入机体。
③由于蜂刺太细小,当不知道蜂刺是否是否刺入机体时,可用摄子轻拔蜂刺,以察看蜂刺是否从机体上脱落,如无脱落,说明蜂刺己刺入。
(3)操作流程:
①取几个常规穴位或患部痛点局部皮肤消毒。
②用镊子从透明有机玻璃蜂盒中取出一只蜂,夹住蜂的腰部,将蜜蜂尾部对准穴位或痛点上直刺。
③迅速拔出蜂刺,刺入其它穴位,留针1-2秒。
④再拔出蜂刺,最后一穴可留针半到5分钟。
(4)注意事项:
①注意点同散刺法,点刺为度适当,蜂刺90°刺入与拔针可使蜂刺不容易折断而刺多点。
②此法对于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均可使用,刺激强度较直刺法弱。适用于畏痛者、幼儿、高敏体质患者、蜂针养生保健者,蜂针治疗第二周,口腔粘膜敏感点、面部等部位的治疗。
6、速刺速拔针法:此法属于减毒蜂刺法中一种,其特点在于“点刺即出”,以达到减毒的目的。因蜂针直刺法常使患者有强烈的剧痛感,且蜂针早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故使患者不能坚持或拒绝蜂疗:但用散刺法对技术的要求性较高,特别是将蜂刺从蜂体拔出难度较大,所此法是达到减毒目的的常用针法。
(1)操作方法: 一手抓蜂一手拿摄,当蜜蜂放出蜂针后,另一手拿镊立即将蜂针拔出。
(2)技术要领:双手配合恰当,速度迅速。
(3)操作流程:
①取几个常规穴位或患部痛点局部皮肤消毒。
②用摄子从透明有机玻璃蜂盒中取出一只蜂,一手拿镇夹住蜂的腰部,将蜜蜂尾部对准穴位或痛点,另一手拿另一支摄。
③放蜂针后,另一手即刻配合拔针。
各种蜂针针法有的很相似,然而又不尽相同,蜂针直刺法与速刺速拔针法都是活蜂直刺,主要差别在于蜂针直刺法一般留针20分钟,而速刺速拔针法不留针;蜂针散刺法与蜂针点刺法的差别主要在于点刺后留针1-2秒,而散刺随刺随拔。上述蜂针针法中,李教授总结了可以用于蜂针前试针的针法,蜂疗试针法是指初次接受蜂针治疗的患者,或间隔一段时间未蜂针的患者,先用蜂针或蜂毒注射液进行皮肤刺激及部位测定,观察患者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无大反应者可进行治疗,如较大反应时应该用小量多次治疗脱敏后再常规蜂针治巧。其常用的蜂针试针法有速刺速拔针法、挤毒囊点刺法。蜂针治疗方法较多,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以及操作者的技术而定[3],还要考虑到病情需要以及环境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蜂针治疗。
参考文献:
[1] 徐长琼,李然,李万瑶.浅谈蜂针疗法的几大误区[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4):79- 80.
[2]徐长琼. 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3]李万瑶,李明潭,让欣. 蜂针直接针刺法类型探讨[J]. 中国蜂业,2012,12:57-58.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syg0329)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