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估
胡赟1王钰婷2李万瑶3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江苏南京,211166;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江苏南京,210019;3.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学院,广东广州,516405)
1. 引言
变应性鼻炎又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人群中有10%-30%的成年人及20%-40%的儿童受其影响[1]。有常年性发作和季节性发作两类,相当于中医的“鼻鼽”。常出现鼻痒、鼻塞、喷嚏、流涕,暂时性或持久性嗅觉减退或消失。可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蜂针在防治变应性鼻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着力探讨蜂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从生活质量角度评价蜂针治疗的疗效。
2. 对象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来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共计68例,男31例,女37例;年龄18~45岁,平均34±2岁;平均病程7.3±2.0年。
2.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王士贞编著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鼻鼽辨证分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制定)。
2.3纳入标准
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②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③病人依从性较好,能接受蜂针治疗;④近一月内未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治疗,或停用上述药物治疗2周以上者。
2.4排除标准
①伴有其他鼻部疾病,如鼻窦疾病的患者;②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③精神障碍患者以及不能有效沟通患者、孕产妇等。
2.5 剔除标准
蜂针治疗前,所有患者均需行试针或脱敏观察期,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如红肿、瘙痒、水疱,甚至晕针等不良反应,需谨慎对待,待此期结束后,可耐受患者进入临床治疗阶段,不耐受患者可剔除。
2.6终止试验
在蜂针治疗过程之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需中断治疗。
2.7病例分组
本研究样本采取查随机数字表方式,获得随机数字的顺序,然后进行分组临床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蜂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34人,蜂针治疗组34人,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验证具有可比性。
2.8治疗过程
2.8.1蜂针治疗组
用蜂:治疗用蜜蜂均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研究中心提供,所用蜂种为出巢羽化中华蜜蜂,选用飞出蜂门的防卫蜂与采蜜工蜂。
选穴:主穴为足三里、曲池、志室。(参照邱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第一版)中鼻炎的治疗取穴)
因鼻鼽可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或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或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而导致。故在蜂针治疗时,需依照患者病因病机的异同,故对于肺气虚寒患者可配合风池、迎香、肺俞;脾气虚弱者配穴为脾俞、太白、章门、迎香;肾阳不足者配合命门、肾俞、迎香。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不同,每次蜂刺用量为2-7只。每位患者均采用活蜂蛰刺的方法,依照患者对蜂针治疗的反应情况,选择多穴位散刺不留针、散刺留针及固定穴位直刺留针等不同操作方法。蜂刺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6周。
2.8.2 西药治疗组
治疗时,予组内病例氯雷他定片,每次10mg,每日一次。(药物由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
2.9 观察项目
(1)症状和体征:观察和记录治疗前、治疗第3周及治疗第 6 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涕、喷嚏、眼鼻部瘙痒、眼泪、头痛、睡眠、耳部症状、咽部症状。体征主要为鼻部局部,包括三个等级,分别为:(重度)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录为+++;(中度)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轻度)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
(2)AR患者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此量表为Juniper EF, Guyatt GH研制并于1991年公开发表。主要包括7个方面共28个问卷项目。涉及患者的日常生活、鼻部症状、非鼻/眼症状、行为问题、眼部症状、睡眠以及情感反应。每项最低分0分,最高分6分。观察和记录治疗前、治疗第3周及治疗第 6 周结束后,患者在医护专业人员协助下填写AR-RQLQ。
(3)疗效:治疗第6周结束后,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判定两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10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等级资料应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 症状积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周、第六周症状积分比较
症状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第3周 |
治疗第6周 |
|||
西药组 |
蜂针组 |
西药组 |
蜂针组 |
西药组 |
蜂针组 |
||
鼻塞 |
34 |
5.8±0.19 |
5.8±0.14 |
5.1±0.11# |
4.7±0.14# |
4.5±0.12# |
2.1±0.09#* |
流涕 |
34 |
5.5±0.11 |
5.6±0.16 |
4.6±0.12# |
4.4±0.12# |
3.9±0.13# |
3.0±0.10#* |
喷嚏 |
34 |
5.1±0.34 |
5.2±0.28 |
4.2±0.21# |
3.8±0.18# |
3.6±0.17# |
2.9±0.14#* |
鼻眼瘙痒 |
34 |
4.5±1.01 |
4.6±0.98 |
3.7±0.87# |
3.6±0.79# |
3.2±0.61# |
2.2±0.54#* |
眼泪 |
34 |
4.2±1.27 |
4.1±1.34 |
3.5±0.98 |
3.4±1.02# |
3.1±0.87# |
2.4±0.66#* |
头痛 |
34 |
3.5±2.27 |
3.2±2.07 |
2.4±1.57 |
2.5±1.47# |
2.0±1.66# |
1.1±1.04#* |
睡眠 |
34 |
2.8±0.58 |
2.7±0.70 |
2.4±0.66 |
2.0±0.61# |
2.1±0.47# |
1.8±0.52# |
耳部症状 |
34 |
1.5±1.02 |
1.6±0.97 |
1.4±0.98 |
1.0±0.87#* |
1.4±1.01 |
0.4±0.66#* |
咽部症状 |
34 |
1.3±0.68 |
1.2±0.51 |
1.2±0.45 |
0.9±0.34#* |
1.3±0.43 |
0.5±0.31#* |
注:同组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西药治疗组同期比较*P<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第三周,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鼻塞、流涕、喷嚏、鼻眼部瘙痒症状改善明显,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眼泪、头痛、睡眠、耳部症状、咽部症状,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三周,蜂针组与治疗前相比,在鼻塞、流涕、喷嚏、眼鼻部瘙痒、眼泪、头痛、睡眠、耳部症状、咽部症状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期的西药组相比,在耳部、咽部症状改善方面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六周,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在鼻塞、流涕、喷嚏、眼鼻部瘙痒、眼泪、头痛、睡眠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六周,蜂针组与治疗前相比,在鼻塞、流涕、喷嚏、眼鼻部瘙痒、眼泪、头痛、睡眠、耳部症状、咽部症状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第三周治疗,所有症状积分均继续有所下降,且与同期的西药组相比,在鼻塞、流涕、喷嚏、眼鼻部瘙痒、眼泪、头痛、耳部症状、咽部症状改善方面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体征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周、第六周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症状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第3周 |
治疗第6周 |
|||
西药组 |
蜂针组 |
西药组 |
蜂针组 |
西药组 |
蜂针组 |
||
重度 |
34 |
9 |
10 |
6# |
5# |
4# |
1#* |
中度 |
34 |
17 |
15 |
11# |
9# |
8# |
4#* |
轻度 |
34 |
8 |
9 |
4# |
4# |
2# |
1#* |
注:同组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西药治疗组同期比较*P<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第三周,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轻、中、重度鼻部体征例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组与治疗前相比轻、中、重度鼻部体征例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组与同期西药组相比,差别不大;治疗第六周,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轻、中、重度鼻部体征例数均继续下降,下降幅度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组与治疗前相比轻、中、重度鼻部体征例数均明显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组与同期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AR-RQLQ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周、第六周AR-RQLQ积分比较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第3周 |
治疗第6周 |
西药组 |
34 |
122±5.5 |
105±3.2# |
89±3.7# |
蜂针组 |
34 |
130±4.2 |
98±4.1# |
70±2.7#* |
注:同组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西药治疗组同期比较#P<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第3、6周,较治疗前,两组AR-RQLQ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蜂针组较同期西药组相比AR-RQLQ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疗效评定
表4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西药组 |
34 |
9 |
15 |
10 |
70.6% |
蜂针组 |
34 |
12 |
14 |
8 |
76.5% |
从表中可知,蜂针组较西药组总有效率较高。
4. 讨论
本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暑以行,咳嚏,鼻衄,鼻室。”《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列有“鼻涕候”,云:“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其气通于鼻,若肺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
变应性鼻炎主要由于肺气虚弱;或脾虚气弱,肺气受损;或肾虚纳摄无权,阳气耗散,而致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持,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涕。针刺治疗鼻鼽,古文多有论述,如《针灸甲乙经》云:“鼻鼽不利,室洞气塞,迎香主之”,以后《千金方》、《景岳全书》、《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和《针灸大成》等都有记载本病的方法。因本病病机、证型异同,在临证选穴时,肺气虚寒者以风池、迎香、肺俞、风池等穴以温补肺脏、祛寒散邪;脾气虚弱者以脾俞、太白、章门、迎香以培土生金;肾阳不足者选用命门、肾俞、足三里、迎香以温补肾元。
现代医学认为 AR的发生是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与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增殖有关[2]。过敏原导致淋巴细胞释放Th2细胞因子,从而促使IgE合成,继发过敏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从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细胞稳定剂、白三烯调节剂、抗IgE抗体、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鼻内肝素及免疫疗法等[3]。尽管临床中以上办法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寻求更加有效及安全的办法,从而改变AR的治疗模式是非常必须的。
众所周知,BV具有抗炎特性,但其抗过敏的作用仍未被广泛研究。蜂针治疗AR的原理可能与BV的抗过敏作用有关,虽然其具体原理尚未明确,但有可能存在以下作用机制,第一:BV有可能抑制了鼻粘膜上皮细胞中化学介质的合成。这些化学介质会影响鼻粘膜中炎症细胞的累积和Th2免疫反应。BV抑制白细胞移动,通过树突细胞摄取抗原,从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4]。第二:BV抑制淋巴细胞Th2细胞因子的合成。BV可以明显的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NF-α和INF-γ等植物血凝素和脂多糖[5]。尽管体外研究表明,BV的抗炎作用主要与NF-κB和AP-1被抑制有关,但动物实验表明BV的抗过敏作用亦与NF-κB被抑制有关。BV的主要成分蜂毒肽通过抑制IκB的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此外,BV中的成分蜂毒明肽通过肥大细胞稳定作用抑制了肺脏中OVA诱导的气管收缩和组胺释放。肥大细胞多肽结合了肥大细胞受体,从而部分的阻断了IgE与其受体的结合[6]。
综上所述,蜂针治疗AR确实临床有效,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ousquet 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2008 update[J]. Allergy,2008,63(86):8-160.
[2]. 李万瑶.蜂巢提取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6):1447-1449.
[3].Seung-Heon Shin, Yee-Hyuk Kim, Jeong-Kye Kim and Kwan-Kyu Park.Anti-allergic effect of bee venom in an allergic rhinitis mouse model[J].Biol.Pharm.Bull.2014,37(8):1295-1300.
[4] Lee HS,Chng SH,Lee JS. Effects of bee venom on the maturation of murine dendritic cells stimulated by LPS[J]. Ethnopharmacol. 2008,120:215-219.
[5]Shin SH, Kim YH, Ye MK, Park KK. The effects of bee venom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J]. Korean. J. Rhinol.2011, 18:122-127.
[6] Buku A, Price JA, Mendlowitz M, Masur S. Mast cell degranulating peptide binds to RBL-2H3 mast cell receptors and inhibits IgE binding[J]. Peptides.2001,22: 1993-1998.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