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潘艳君 徐洪钧
(南京宝蜂堂中医蜂疗研究院)
(南京宝蜂堂中医蜂疗研究院)
一. 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肩关节周围炎也就是肩周炎是及其常见的。其主要是指以肩部疼痛、痛处固定、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涉及到肩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因本病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所以我们又俗称肩周炎为“漏肩风”、“五十肩”等。在肩周炎病程的后期,大多数患者又时常会出现肩关节的粘连,肩部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故又称作“肩凝症”、“冻结肩”等。本病在病程早期时常会感到肩关节有阵发性的疼痛,主要由于天气的变化及过劳过累而而引起的,在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会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的疼痛,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难以忍受,不能向患侧侧卧的同时,患者的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各种活动也会受限。肩部在受到牵拉时,也可引起剧烈的疼痛。肩关节的压痛区广泛,且会向颈部及同侧肘部放射,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因此,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不便,不仅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幸福指数,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肩周炎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2%~5%,相当于每年大约每50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患肩周炎。肩周炎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自愈性,但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治疗和缓解,仍会有约60%的患者的肩部无法像以前一样正常活动。[1]
本论文在了解了肩周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理论基础上及熟悉掌握蜂毒疗法的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后,采用蜂毒疗法治疗肩周炎30例,与传统的单纯性针刺治疗进行对比试验,进行临床分析,比较数据,从而得出结果。从而在今后对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上有更多层次的认识,使得治疗手段也更加的直接有效多样化,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及负担。
二. 肩周炎
2.1 病因病机
在我国的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就有谈到骨痹、筋痹 、脉痹、皮痹等分类,而肩周炎则属于其中所说的“肩痹”范畴。肩周炎的发病与外伤的关系密切在《灵枢•贼风》被首次提出,其中认为人体外伤后淤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间,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加受风寒湿邪的入侵,恶血与外邪相互交缠,发为痹证。在隋唐时期,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肩痹的发作也与外伤、气血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带伤筋骨,肩背疼痛”,就指出了其与外伤有明确关系。清代的《医宗金鉴》中则总结了一直以来各位医家对肩痹的认识,指出肩痹有经阻气滞、气血虚以及兼风、痰等证候。从以上总结来看,肩臂部经络痹阻不通,筋肉失于气血的濡养是肩周炎的主要病机。其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具体还是感受风邪,气血痹阻,过劳疲累,外伤损及筋脉,年老气血亏虚,筋骨失于濡养的原因。
2.2 辨证要点
在祖国医学中肩周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其发病部位与手三阳经,手太阴经有紧密关系。因此,在经络上我们将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2]:
手阳明经型:肩膀外部疼痛伴压痛明显,肩髃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肩臂外展时疼痛加重。
手少阳经型:肩膀外部疼痛伴压痛明显,肩髃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肩臂外展时疼痛加重。
手太阳经型:肩后部疼痛伴压痛明显,肩贞、臑俞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肩臂内收时疼痛加重。
手太阴经型:肩前部疼痛伴压痛明显,中府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肩臂后伸时疼痛加重。
2.3选穴治疗
实际上经筋病变就是肩周炎的病机[3],肩臂部的疼痛主要是因为肩臂部的局部经筋受到损伤痹阻而引起的。故解决疼痛与粘连是治疗肩周炎的关键。从中医角度上来说就是通经活络,舒筋止痛。而我国的传统疗法——针灸对治疗慢性疼痛则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显著疗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针灸治疗能够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针刺来刺激人体,通经活络,舒筋止痛,松解粘连,无毒副作用。
根据“以痛为腧”、“经之所过, 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中医基本理论,我们所选取的主要穴位为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阳陵泉、阿是穴、条口透承山。配穴根据具体的经络分型不同,选取三阳间穴(手阳明经型);中渚穴(手少阳经型);后溪穴(手太阳经型);列缺穴(手太阴经型)。《针灸甲乙经》中指出“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为疏通阳明、跷脉两经之气可取用肩髃穴治疗肩周炎。与肩髎、肩贞一起,三经所行皆过肩部,以求肩部经络气血通达,疏经活络之效。足少阳胆经之合穴——阳陵泉,筋之会,具有舒经活络、通经止痛之效,取其而针刺之。“以痛为腧”则确切反映出了肩周炎的治疗原则[4]——针刺阿是穴。另外,有研究表明[5],提高针刺感传率、促使“气至病所”是提高针刺镇痛效果的有效措施,而阿是穴在针刺作用下可以达到这一目的“通则不痛”。条口透承山则是选取经过肩部的经穴或经外奇穴,使得肩臂部经气沟通互融,舒筋活络、活血行气,通利关节,减轻肩臂部的痛楚,提高肩关节活动度。
三. 蜂毒疗法
3.1 蜂毒的作用
蜂毒是自然蜂群中工蜂毒腺和复腺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液体,性味辛、苦、平,易溶于水、甘油和酸,不溶于酒精。蜂毒一般在常温下经过一系列方法使其严格密封,即可以保持其活性数年不变。蜂毒的成分复杂,除了若干种的蛋白质多肽,还有酶类、组织胺、氨基酸、酸类和微量元素等。其成分的多样性也导致了其作用效果的多样性。
蜂毒同酒精一样具有亲神经性,同时也具有阻断神经节的作用,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紧张度,使得大脑皮层的活动和物质代谢正常化,促进自身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其组成成分蜂毒明肽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发现,蜂毒对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岳永文先生曾使用蜂毒疗法对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33例痊愈,13例改进,4例无改变[7],其治疗效果显著.
蜂毒对呼吸系统的心血管系统也有显著的影响。被蜜蜂蛰的人除了局部皮肤的红肿发热现象,还会出现呼吸加快的症状,目前认为这是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反应。大量的蜂毒可以使机体的大脑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而蜂毒中的蜂毒明肽和心脏肽可以增强心肌收缩率,抗心律失常,类似异丙肾上腺素,然而其效应时间超于异丙肾上腺素。当然,和异丙肾上腺素一样,使用量要控制着在一定范围内.
蜂毒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的能力.它可以降低红细胞的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和活血化淤.蜂毒在改善病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的同时可以使得患处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养分供养,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作用,极大的改善关节病患,恢复关节功能.这对日常生活治疗关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蜂毒其作用的多样性,给我们的治疗也带来了许多有利一面。我们利用蜂毒的理化性质,结合当代医学疾病,可以有效的做出针对性治疗.作为大自然中的天然物质,使用蜂毒治疗的方法相较于传统针刺的治疗方法多了更多的药物影响作用,对疾病的治疗也更具有针对性,不仅作用于机体的局部经络,还影响机体深层次的病理因素。
3.2 蜂毒疗法操作
蜂毒疗法简称蜂疗,是利用蜜蜂毒素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利用工蜂尾针的针刺作用及毒囊分泌的蜂毒代替传统针刺来治疗肢体痹病、面瘫、偏瘫等病症。人体在受到蜂蛰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充血发热的现象,就好比祖国医学中的温针灸效应。所以,蜂毒疗法其实是将针、药、灸三者合一的综合型治疗手段,是对祖国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在蜂毒疗法的具体操作中首先需要注意也是尤其重要的是过敏现象。由于机体的特异性,每个人对蜂毒的敏感性和耐受度不同,有些人容易出现过敏排斥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局部皮肤不适,例如红肿痒痛,皮肤破溃,甚至影响全身,产生过敏性休克。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治疗的副作用,我们需要对患者先进行蜂毒过敏试验,继而施加治疗。
现今一般较为常用的是活蜂蛰刺手段,是一种利用活体蜜蜂直接蛰刺局部穴位,促使蜂毒进入皮下的方法。首先施术者选定相关穴位,常规局部消毒,用镊子轻夹工蜂头胸部,使蜂尾接触相关穴位皮肤,使之蛰刺,患者会感到疼痛,然后移开工蜂,皮肤内的螯针会有节律的收缩从而逐步深入皮肤,与此同时迅速释放蜂针毒液。留置蜂针15~20分钟,待度也基本释放完毕,收缩停止后,则可使用镊子拔除蜂针。此时患者的局部皮肤会有红肿发热感,一般24小时后反应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治疗起始,患者一次可使用2~6只工蜂,待患者适应能力增加后可添加用蜂只数,但不宜超过20只。一般可每天治疗一次,也可两天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休息一周,继续治疗。
四. 临床观察
4.1一般资料
收集选取所所治疗的50例肾阳虚寒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蜂毒治疗组) 和对照组( 单纯针刺治疗组)各30例,其中两组患者性别不属于影响因素,不做计较,平均年龄为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实验所选取的肾阳虚寒型肩周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舌质胖大苔白,脉沉等肾阳虚衰之症状。50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8],并且排除同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蜂毒过敏、颈椎病等患者,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实验治疗疗效。
4.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取肩痛穴、三间穴、足三里、条口穴为主穴[9]。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取蜂治疗
对照组:选穴同观察组,单纯针刺30分钟。
两组实验治疗以7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4.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臂部疼痛程度、疼痛区域及肩臂部的活动伸展情况。采用Legnesne等推荐的关节疼痛量表和肩周炎病情严重性指数来作为其相关评定指标[10]。
4.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标准:患者经过治疗后肩臂部的疼痛、压痛完全消失,肩臂部的活动范围和功能恢复正常,日常便利生活无障碍; 显效标准: 患者经过治疗后肩臂部的疼痛感几近消失,肩臂部的活动范围和功能基本正常,基本上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标准: 患者经过治疗后肩部虽时有疼痛感伴压痛,但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有所减轻,肩臂部的活动范围和功能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改善;无效标准: 肩臂部疼痛及活动功能状况基本没有改善,治疗无效果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治愈率+ 显效率。
4.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x ± s) 表示,组间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均以P < 0. 05记有统计学意义。
4.6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8 3 3 1 94.53%
对照组 8 7 4 6 72.61%
由表1 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 结语
肩周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痹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主要是由于年老体虚、气血衰竭、劳累过度受风寒外邪所引起的肢体痹证。本病病位在肝、肾、筋、骨。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亏虚,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于关节内,关节活动不利;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减退,水湿停留,集聚为痰;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脉拘急,关节活动屈伸不利,形成筋痹。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机体正气不足、营卫失调,外邪乘虚而入,搏结于肌肉、经络和筋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久而成痹,日久又致关节屈伸不利[11]。根据肩周炎的具体症型选取相应穴位,使用蜂毒疗法,蜂毒通过发挥其活血化瘀,改善血循,通利关节,祛湿除痹的作用不仅可以直治病因以治本,又可以针药灸合一以治标,标本同治,且蜂毒疗法的疗效优胜于单纯针刺,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疾忤,陈世益.肩周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2):75-77.
[2] 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34.
[3]程永,林贤梅,成卓,等.动态平衡针法为主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5,24(3):91-92.
[4]田丽芳,田阳春.论阿是穴与阿是之法[J].中国针灸,2003,23(12):756.
[5]邓春雷,殷克敬.实验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6-337.
[6] 郭青.滞针法加温针灸阿是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J] .光明中医,2006,21(8):33-34
[7] 岳永文,当三叉神经痛时采用蜂毒治疗的经验,山西医学杂志,1963,(1);91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24.
[9] 韩新强,韩宝如,韩艳茹.辨经取穴治疗肩周炎38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10.
[10] 曾庆余.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8-41.
[11]周桂香. 肩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2011,18( 18) : 2862 - 2864.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syg0329)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