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蜂疗新手必看!初期治疗留针时间不宜长,原因何在?

2025年03月03日 已有 159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蜂疗留针时间

ICA北京39蜂疗实战集训班


蜂针疗法是研究与应用蜂针、蜂毒和蜂产品及其制剂来防治疾病的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分支,它与中医学、中药学紧密结合,形成独特风格,并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因此在传统医学中备受重视。蜂针疗法因取材容易、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而受到广泛应用。

什么是留针规律

很多养蜂者及民间医生都会对病人实施蜂疗,但是随意性较大,常常认为蛰刺后即可结束治疗,没有认识到蜂疗留针时间的长短可影响其治疗效果,或者有些养蜂者为了追求疗效长时间留针,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蜂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蜂针疗法的留针时间进行探讨。



初期治疗患者留针时间宜短

蜂针治疗的早期是蜂针的过敏期,大约从初次接触蜂针后的3周内再次进行蜂针治疗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蜂针的留针时间应该从短时间开始,再循序渐进地增加。由于刚接触蜂疗的患者对蜂针多怀有害怕心理,且蜂蜇之痛有时确实很难忍受,对于初次接受蜂针治疗者,留针时间宜短,以1~3秒为宜,最好采用点刺法,在蜂针刺入后停留1~3秒后立即拔出,再用大拇指指腹和食指或中指指腹对蜂针点刺局部进行循捏手法,可明显减轻疼痛。且如此疼痛时间很短,常常在患者还未明显感受到疼痛时即已拔出蜂刺完成治疗,令患者减少了对蜂疗的恐惧心理,愿意继续接受蜂疗。

建议在患者刚接触蜂针疗法的反应期(开始蜂针的20天左右)都采用较短的留针时间,待患者度过反应期,产生免疫力可逐渐延长留针时间。在蜂针治疗的前10次(若患者隔天进行蜂疗)最好都采用留针时间短的方法,且多运用点刺及散刺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之前曾接受过一定时间的蜂针治疗后,疾病基本稳定,就停止了蜂针治疗,或因个人原因间隔一个月以上才来进行蜂疗,这类患者仍然宜遵循留针时间短的原则,以速刺速拔为宜,但其可以与初次接受蜂针治疗的患者不同,在其第1-2次复针后,可迅速将留针时间恢复到以前的治疗水平。

过敏期已过,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已经度过过敏期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此时可采用直刺法或散刺法进行治疗。不管是何种刺法,在蛰刺后,都可以嘱咐患者平躺或端坐位留针观察,可观察3~5分钟,待患者无明显感觉后予以拔出蜂刺。需要注意的是,医者要注意患者前来就诊的时间,特别是在清早及午饭前来就诊的患者,往往处于空腹状态,在督促患者进食的同时,宜减少留针时间,以保障患者安全,如果留针后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呼吸困难、头晕欲呕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常是过敏性休克的前兆,须立即进行处理。

长期接受蜂针治疗患者可长时间留针

风湿免疫性疾病多迁延难愈,需长期接受治疗,很多患者在蜂疗控制住病情后仍需长期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或者有些蜂疗爱好者为保健目的也长期接受蜂疗,因此这些患者属于长期接受蜂疗的人群,短则1~2年,长则10余年。针对此类患者,可长时间留针,若为安全起见,可嘱咐患者蛰刺后于诊室观察20~30分钟后再予以拔出蜂刺。有些患者因个人原因不愿长时间逗留在诊室内,且针刺部位多位于人体前部,易于观察及拔蜂刺,若此类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医者熟知其整体状况,可允许患者不拔针离开诊室,待30~60分钟后患者回到家中时自行或在家人的帮助下拔出蜂刺。

留针个体化



留针时间因人而异

个体差异的不同造成了患者而对蜂针的反应性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初次接受蜂疗的高敏体质患者在留针1~3秒的试针过程中即可出现过敏反应;有的长期接受蜂疗的患者长时间留针,甚至不拔出蜂刺等其自行脱落,也仅有局部稍稍红肿的反应。因此蜂针疗法应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留针时间。一般来说,初期接受蜂疗、体质较弱的患者留针时间宜短;长期接受蜂疗、体质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同时还要根据患者就诊时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留针时间。有的患者处于月经期、感冒、饥饿、疲惫等状态下,要减少留针时间,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人与小儿的留针时间也有不同,小儿耐痛能力差,反应大,留针时间宜短;成人忍耐能力较强,留针时间可长;老年人反应迟顿,故留针时间可稍长。

留针时间因病而异

蜂针疗法要依据中医学的八纲辨证理论,一般来说,虚证留针时间宜短;实证可延长留针时间。但是在疾病治疗的初期,还未渡过过敏期的患者,无论虚实,留针时间都宜短。病情轻浅的或某些痛症,留针时间宜短,如感冒、肌筋膜炎等,“中病即止”;病情较重的或某些顽固性疾病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但无论何病还是需因人而异,医者也必须做密切观察。



注意事项

蜂针疗法属于针灸疗法的一部分,但蜂针与针灸又有所不同,蜂针除针的浅刺作用外,还有强大的蜂毒的治疗作用,故其留针时间除了要遵循一般的针灸留针时间规律外,还要因人、因时、因病施治,同时要注意结合蜜蜂针刺法来决定留针时间。点刺法、减毒蜂刺法留针时间都较短;散刺法、蜂针自动刺入法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总之,掌握好蜂针的留针时间可加强蜂针疗法的临床疗效。想要更好的推广蜂针疗法,还需要更加规范蜂针治疗过程中的留针时间。既要减低病人的疼痛、过敏反应,又要使疾病得到明显控制与治疗,这方面还需要更大量的临床实验来进一步深入观察研究。


温馨提示

综上所述,蜂针治疗的疗程与方法不能拘泥,如果病情较轻又无太多的干扰因素,体质较壮实的话,蜂针刺激起效较快,有可能在反应期与适应期阶段疾病就已好转,或不用一个月就可控制住疾病,只要疾病不复发就可以不再进行蜂针治疗。如果体质亏虚,病情又重,加之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那么就起效较慢,需要较长的疗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蜂疗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新时代“中医蜂疗标准化”临床应用普及工作的需求,39蜂疗高级研修班(总)第48期即将开学,限招50名,共筑中医蜂疗新时代!本期学习班限额招生50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满员即止。

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医疗机构、中医蜂疗爱好者及有志于投身中医蜂疗事业的爱好者踊跃报名,共同学习、交流进步!作为中医蜂疗领域的领军品牌,39蜂疗网肩负国家蜂疗学会-中医蜂疗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开设中医蜂疗技术标准化规范操作技能提升培训班,致力于为广大医疗机构、人才梯队建设、人岗匹配优化、临床应用安全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在这个时代的机遇下,中医蜂疗人展现出了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

我们坚信,通过本次学习班的培训,学员们将能够掌握更为精湛的中医蜂疗技术,提升执业水平和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安全、满意、高效的蜂疗医疗与蜂疗保健卫生服务。




世界蜂疗大会(ICA)以秉承开放、包容理念,欢迎和吸纳所有符合条件、愿意为全球蜂疗事业发展治理作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加入。

ICA始于中国,属于世界,是全球蜂疗人大家庭共创共赢的平台。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黄旭)
标签:

已有 159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