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蜂王浆” 究竟是什么?

2025年03月03日 已有 102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蜂王浆 Royal jelly

蜂王浆是哺育蜂头部的王浆腺(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出来专门饲喂蜂王和3日龄内蜂幼虫的一种乳白色、淡黄色或浅橙色浆状物质,略带香甜味,并有强酸涩、辛辣味道。蜂王浆不是蜂王的产物,只因蜂王从幼虫期开始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期均以其为食而得名。它类似哺乳动物的乳汁,因此又被称为蜂乳、王乳或蜂皇浆。蜂王浆是蜜蜂生命的精华,人们长寿的灵丹妙药,有着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医疗效用,为药食兼备型珍品。



 蜂王浆来源

蜂王浆来源于青年工蜂头部的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出来的混合物,这些分泌物大量堆积在自然王台中,工蜂用它饲喂蜂王和1~3日龄的工蜂幼虫、雄蜂幼虫。养蜂人从王台中将其取出,这就是我们所吃到的新鲜蜂王浆。

 蜂王浆的生产原理

春季,蜂群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当越冬老蜂被新蜂交替以后,蜂群群势就会迅速增长。这时,外界气温已升高且日趋稳定,蜂群内部就会出现一种现象。

即由于新蜂大量出房使蜂巢内日渐拥挤,可供蜂王产卵的地方越来越少,致使许多哺有蜂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下,工蜂们就会在巢脾下沿筑造王台基,逼迫蜂王往王台内产卵,当王台基内的卵孵化成小幼虫后,哺育蜂就往里面大量分泌王浆,欲将其培育成蜂王。

这就是养蜂学上所说的蜂群产生了“分蜂热”。工蜂喂给工蜂幼虫的王浆量小,且时间短,色青而稀薄,而喂给蜂王幼虫的王浆量大,且一直供给。

根据蜜蜂这一生物学特性,在外界花蜜、花粉充足时,养蜂人为生产蜂王浆,将强群用隔王板分隔成蜂王产卵区和王浆生产区。

养蜂人模拟自然王台制作人工王台基--蜡碗或塑料台基(条),安装在取浆框的台基条上,再往王台基内移入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即1日龄幼虫)。

然后将取浆框插入预先组织好的产浆区内的两个子脾之间,同时通过管理使蜂群产生育王欲望,于是工蜂就不断分泌蜂王浆哺育幼虫。

 

蜂王浆生产器具

蜂王浆生产主要器具有采浆框、塑料王台条、移虫针、取浆片、吸浆器、王台清理器、镊子、刀片、纱布、毛巾、盛浆器、巢脾盛托盘、浆框盛放箱等。

蜂王浆生产和储存器具要直接或间接与蜂王浆接触,如果所用材质不好,或不注意其卫生,会直接影响蜂王浆的品质。

蜂王浆生产器具对材料有要求。蜂王浆生产用到的采浆框要选用无毒、无异味的优质木材制作;王台条应用无毒、无味塑料加工而成,制造王台条的塑料中不允许添加有毒有害添加剂;

移虫针的舌片最好采用纯天然的牛角或羊角,也可用无毒塑料制成;采浆器具可用竹片或无毒橡胶制作,也可采用小型真空泵制作吸浆器,吸浆器的吸浆导管要用玻璃管,导气管要用无毒橡胶管,瓶塞要用无毒橡胶塑料或软木塞;

夹虫镊子和割台壁的刀片及王台清理器应是不锈钢材料;浆框盛放箱、巢脾盛托盘均应选用无毒、无害,便于清洁的材料制作;盛浆器具可选用无毒塑料瓶或无毒塑料桶。

蜂王浆生产器具对卫生也有要求。蜂王浆生产移虫和采收前,提早对蜂王浆生产者的工作服及采收蜂王浆使用的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移虫前要换上清洁的工作服,洗净擦干巢脾承托盘和移虫针。对采浆器具,如镊子、取浆片、王台清理器、割台刀片、盛浆瓶等进行清洗,并用脱脂棉球蘸浓度为75%的酒精擦洗消毒。

待酒精完全挥发后才能接触蜂王浆,以免造成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蜂王浆采收结束后,要对所有生产器具清洗,晾干后集中在洁净的器具中存放,下次取浆重复使用。

 

 

蜂王浆的采收工序

一年中蜂群首次开始生产蜂王浆,要经过安装台基、蜂群清扫台基、点浆、移虫、下框、补虫、提框、割台、捡虫、取浆、清台、王浆保存等工序。

1.安装台基

蜂王浆生产开始前,选用王台基大小适宜的台基条,用铁丝捆绑或用胶粘到采浆框的台基板条上。

2.清扫台基

开始生产蜂王浆前一天,将新组装好的采浆框插入生产群内,让工蜂清扫24小时左右。

3.点浆

新台基经过工蜂清扫后,临移虫时用洁净毛笔往其底部点少许新鲜蜂王浆,以提高蜂群对移入幼虫的接受率。

4. 移虫

在供虫群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幼虫脾,抖去脾上的蜜蜂,用盛托盘盛托幼虫脾,用移虫针把12~36小时的幼虫从巢脾的蜂房中移出,轻轻放在台基底部的中央,每个王台基1只幼虫。移虫时,注意移虫针要从幼虫弓起的背部方向沿巢房壁插人王浆中,将幼虫带出。移虫针舌片不要直接接触幼虫,以防止擦伤幼虫。

5.下框

移好虫的采浆框暂时放在浆框盛放箱中,用洁净的湿毛巾或纱布覆盖,及时运到蜂场,插到生产群中预留的浆框插放位置。

6.补虫

将采浆框插入蜂群后,过3~5小时,对无幼虫的台基补移一次虫龄与原来幼虫虫龄相近或稍大些的幼虫。补移时,如未被接受的王台不多,不必将采浆框上的蜜蜂抖掉,只需倒置采浆框,倾斜一定角度,直接将幼虫移入空台基中即可。

7.提框

移虫后3天,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轻轻抖落框上的蜜蜂,然后用蜂刷把框上余下的蜜蜂扫落到原巢箱门口,把采浆框放置在浆框盛放箱中,及时运回取浆室。

8.割台

用洁净的锋利削刀,将台基加高部分的蜡壁割去。割台时,要使台口平整,不要将幼虫割破。割台前,禁止在台壁上喷水,以防止过多的水分进入蜂王浆中。

9.捡虫

用清洗消毒待用的镊子将王台基中的幼虫一一捡出。如果不慎割破或夹破幼虫,要把王台内的带幼虫体液的王浆挖出另存,不可混入商品王浆中。

10.取浆

用洁净的取浆器具,如刮浆片、刮浆板、吸浆器等取浆,尽可能将王台内的王浆取净。取出的王浆暂存于盛浆瓶中。

11.清台

被接受的台基可继续移虫,未被接受的塑料台基内往往有赘蜡,要用清理王台的专用工具将台基清理干净后,再移入适龄幼虫,投入下一轮取浆生产。


 

蜂王浆高产的技术措施

要想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蜂王浆,需要一定的技术措施,包括生态环境良好、蜂场环境清洁卫生、优质高产种蜂王的使用、强壮健康的蜂群;

利用主要蜜源大流蜜期生产蜂王浆、保持生产群的饲料充足、严格掌握移虫日龄、根据蜂群群势确定使用王台数量及蜂王浆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等,都是保证蜂王浆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1.生态环境良好

蜂场周围3千米内要有丰富的、正常开花的蜜粉源植物,以保证蜂群有良好的营养条件。有良好的水源,供蜜蜂采集。

放蜂场地应选择地势高、冬天向阳背风、夏天通风阴凉、排水良好、小气候适宜的环境,远离铁路、公路和大型公共场所。

蜂场周边无污染源,空气清新。蜂场间距1千米以上,蜂场周围3千米内不应有以蜜、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厂,远离化工区、矿区、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经常喷施农药的果园和菜地。

2.蜂场环境清洁卫生

保持蜂场清洁卫生。在蜜蜂传染病发病期间,及时隔离患病蜂群,清理蜂尸、杂物,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并在蜂场地面撒生石灰消毒。

疑似病群也应进行隔离观察,远离健康蜂群,确认无病后方可回场参加蜂王浆生产。隔离的患病蜂群不应参加蜂王浆生产。

带病菌的蜂产品、蜂具等不应带回健康蜂场。蜂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并保持清洁。

3.蜂王浆生产的场地环境要求

定地蜂王浆生产的场地环境要求:要有单独的蜂王浆生产工作间,工作间中要有工作台和紫外灯等消毒设备,每次蜂王浆生产前,应对工作间进行消毒。

转地蜂王浆生产的场地环境要求:帐篷中应将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生产区中要有工作台和紫外灯等消毒设备,每次蜂王浆生产前,应对工作区进行消毒。

4. 采用蜂王浆优质高产蜂种

生产蜂王浆蜂群的品种不同,其生产性能及所生产出的蜂王浆质量也有所不同。

我国近年来筛选的“浆蜂”品系,大大提高了我国蜂王浆的产量,但同时,部分王浆生产区由于全面推广该品系,使所生产的蜂王浆中的10-HDA的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蜂场,在引种时要从育种单位引进蜂王浆优质高产种蜂王,培育生产用王。如系杂交王,只能使用一代。

如系高产低10-HDA“浆蜂”纯系种王,生产王应是与本地其他品系蜂王的杂交王。不要连续两代以上使用同一种王培育生产用王。

5.生产蜂群的组织

原群组织法:在组织产浆群前,用隔王板将蜂群隔成繁殖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内放1~2张蜜粉脾、2张幼虫脾,其余为封盖子脾,采浆框插在2张幼虫脾之间。

繁殖区放空脾、即将或开始出房的蛹脾、蜜粉脾,使生产群蜂多于脾。多群拼组法:如外界气候、蜜源条件良好,而蜂群群势尚不足,可采用多群拼组法,提前生产蜂王浆。

即于蜂王浆生产前1周,将数群非生产群中的正在出房的老熟子脾及刚出房的幼蜂提入预定的生产群。1周后,生产蜂群群势达8框以上。在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使继箱为无王生产区。巢脾摆放同原群组织法。

6.生产蜂群的管理

刚开始蜂王浆生产,台基数量要适当,做到量蜂定台。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同样群势的蜂群,生产王浆时,所用王台数越多,所生产的蜂王浆中的10-HDA含量越低。

在王浆生产中,应掌握单台平均浆量在250毫克以上。蜂数密集,蜂多于脾。炎热季节,注意给蜂群遮阳或将蜂群放在树荫下,扩大巢门,打开箱底纱窗。

高温干旱时,要在每天10:00 和 14:00,用湿的覆布或毛巾盖在铁纱副盖上,或在巢内加饲喂器喂水,便于蜜蜂吸水降温和保持巢内湿度。

检查调整群势:每隔5~7天检查调整一次蜂群,保证繁殖区有充足的蜂王产卵空间。检查调整时,将繁殖区的新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脾调到生产区,将生产区内的正在出房子脾和空脾调到繁殖区。

检查时,注意清除自然王台,以免影响王台接受率和蜂群发生自然分蜂。流蜜期可不进行上下调整。

7.用健康的强群生产蜂王浆

生产蜂群要健康,群势达8框蜂以上,有大量的青壮年工蜂。外界气温达15℃以上。无传染性疾病。对生产蜂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群内蜜蜂适当密集。

蜂机具注意卫生消毒,防止蜜蜂疾病的发生。蜂王浆生产蜂群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药物,在蜂王浆开始生产前 6周,停止使用蜂药。

尤其禁止使用抗生素、杀虫脒等药。生产群要保持强壮,群内要始终保持有一定数量的8~20日龄哺育蜂。

8.利用大流蜜期生产蜂王浆

外界蜜源大流蜜时,外勤蜂采进的大量新鲜花粉和蜂蜜,刺激哺育蜂王浆腺活性,充足的营养使哺育蜂泌浆能力提高,所分泌的王浆量大、质优。

蜂王浆生产蜂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生产蜂王浆。

9.保持生产群有充足的饲料

蜂群内如果饲料不足,工蜂就会动用体内的营养储备,使工蜂寿命缩短,且工蜂分泌的蜂王浆质量较差。

蜂王浆生产群要经常保持4千克以上的蜜和1 框以上的花粉脾,达不到该量时,应及时补喂,不应使用被蜜蜂病原体和抗生素污染、含有药物残留的饲料喂蜂。

缺蜜时,用 50%的糖浆或1:1.5的蜂蜜水饲喂蜂群,饲喂宜在取浆的前一天和当天傍晚进行,这样不但可防止饲喂不当发生盗蜂,又能刺激蜂群提高移虫接受率,增加蜂王浆产量。

10.严格掌握移虫日龄

自然王台中,自卵孵化后,96小时虫龄时,王台中积聚的王浆最多,质量最好。因此,取浆周期为3天时,生产王浆所用的幼虫虫龄最好为1日龄幼虫。

应严格控制幼虫日龄在12~36小时,这样生产出的王浆,才能量大、质量好。

11.生产器具和人员的卫生要求

生产器具在取浆前后要清洗,并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从事生产的养蜂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检,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蜂王浆生产人员要求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






世界蜂疗大会(ICA)以秉承开放、包容理念,欢迎和吸纳所有符合条件、愿意为全球蜂疗事业发展治理作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加入。

ICA始于中国,属于世界,是全球蜂疗人大家庭共创共赢的平台。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黄旭)
标签:

已有 102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蜂疗大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