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蜂农老叶 打开蜂农活词典
翻开词典
花甲蜂农老叶,养蜂四十余年,蜂事活字典。他是我拐弯抹角的亲戚。短发,清瘦,干练,健谈。目藏机智,语带幽默,笑容里时而露出几分狡黠。偶然机会,他邀我参观采集蜂王浆的“节目”。尽管从小就经“科普”了解了一些蜜蜂的知识,长大后见过了或饲养或野生的几种蜜蜂,但我仍然对这种昆虫界的黄色小精灵充满了好奇,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也算阅人不少,近距离地接触蜂农生活,却是头回。
走进老叶的蜂农生涯,就像打开了词典。
蜂王浆
蜂王浆是蜜蜂王国里只有蜂王和她的孩子们才能享用的美味。类似吃冰淇淋的小木勺,老叶粗糙的手指熟稔地操纵着它,又快又准地从仅容身小勺的蜂巢里挑挖出蜂王浆。嫩黄色的浓稠鲜浆,让人联想到美味的冰淇淋。三五只小蜜蜂飞来蜂巢边偷吃,老叶并不驱赶,放任小精灵们饱餐美味。
老叶告诉我,蜂王浆是工蜂的一种分泌物,但辛勤的工蜂们是无缘享用的。挖空了的蜂巢又被老叶植入蜂王的幼子,工蜂们会来供奉蜂王浆,以为幼子们吃了蜂王浆,便会发育成长成为蜂王。三天后,蓄满浆液的蜂巢被钳出未成形的小蜂王,挑出蜂王浆。如此周而复始,蜂农们就是用这样“欺骗”的手段,诱使勤劳的工蜂们大量分泌供奉蜂王浆。被镊子钳出的幼小蜂王很不起眼,小如米粒,白白的。老叶说很美味的,怂恿我尝一尝。曾尝过油炸蝎子的我,却始终未能下得去口,那毕竟是生吃虫子。
养蜂证
养蜂证是证明养蜂人身份,当年能享受交通、紧缺物资供应“特权”的红塑料皮小本本。其功能和今天的绿色农产品通行证类似。它大小与“文革”时期人手一册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相仿,但要薄得多。内页盖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印,使它的权威性无可置疑。
记得我下乡做知青时,油菜花开的季节,村头曾一夜间耸起一片养蜂人的帐篷。一位养蜂人向我显摆他的养蜂证。那本小红本曾令我无限羡慕和向往。在我美好的遐想中,拿着它可以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饱览各地的美景风情。那是人生多么美好的事情。
说到养蜂证,老叶沉浸到往事回忆中。现实生活中,蜂农们浪迹天涯的生存状况,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常年住帐篷难免漏风进雨,在陌生的他乡寄人篱下,陪人笑脸,与寂寞为伴,和思乡为友,一盏油灯度长夜……他们放飞的是蜜蜂,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不仅仅是蜂产品,还有友情、成就和阅历。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内蒙古某村某姓的19户村民,每户一大碗面条的盛情款待,让老叶至今感慨不已。
人与蜂
老叶豢养蜜蜂四十余年,朝夕与小精灵们交流对话。合理调控蜂群规模,蜂种结构,人与蜜蜂间保持平衡与和谐。采蜜、采蜂王浆都是蜂口里夺食,照理小精灵们会群起而攻之,但因为这平衡和谐,蜜蜂们都容忍了,彼此相安无事。当然,也有调皮的小精灵不守规矩,向老叶发起攻击,至今他也未能免于挨蛰。
育蜂与育人
老叶此生最大的成功不是这群蜜蜂,而是他那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儿子。父子间话语不多,身教重于言教。儿子学得是建筑,如今在省城一家知名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是都市高薪白领。尽管建筑与养蜂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还是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共通点——筑巢,老子为蜜蜂,儿子为人类。
夕阳手艺
养蜂虽说是甜蜜的事业,但却是门夕阳手艺。如今村里已没有年轻人从事养蜂。辛苦,收益不多。儿子节假日从省城回家省亲,偶尔也为父亲搭把手,但父亲会嫌他做事笨手笨脚。既有青春又有“痘”的侄女也来帮他劳作,但她正准备考大学,从未打算传承养蜂的手艺。
土蜂蜜
土蜂蜜就是中华蜂采集山区无污染百花而酿成的蜜,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据说它比传统蜂蜜在美容,减肥,养生方面效果更好。但老叶认为,其主要指标与传统蜂蜜并无明显区别。现实是人们更愿意相信它环保、营养好,就像人们迷信家鸡蛋比饲料鸡蛋更营养。
桂花蜜
江南八月桂花香,但并不招蜂引蝶。蜜蜂只采异花受粉的花蜜,对桂花这类自花受粉的花蜜是不屑一顾的。但超市里出售的“桂花蜜”,让老叶大惑不解。“百度”一下,原来蜜蜂采柃木桂花蜜而酿造的蜜称为桂花蜜。柃木桂花是一种稀有中草药,但此桂花非彼桂花,此桂花蜜亦非彼桂花蜜。
合不上的词典
此前我已尝过老叶蜂群酿的蜜,味道确实醇正,便提出想看采蜜“表演”。哪知这是“外行”话。老叶解释,蜂蜜只有一年中花季旺盛时才采几次,十分难得,可遇而不可求。说到采蜜,老叶父子俩都霎时红光满面地兴奋起来,久久沉浸在那种幸福激动的回味中。他们的情绪传染给我,勾起我对期待参观采蜜的无限遐想。留一点遗憾,正是续写蜂农词典的动力。看来,这部蜂农词典暂时是合不上了。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编辑:胡江丰)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