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坝村:小蜜蜂扮演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上淘宝,进酒店,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的蜂农们,今年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关坝村是九环线旁一个不打眼的小村庄,但对于蜜蜂养殖和大熊猫保护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示范和样本:4年前,在国内外相关机构帮助下,村里开始发展“生态养蜂和自然保护项目”。这里不仅发现大熊猫活动的痕迹,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了野生斑羚。在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
专家表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掘、发展这样的本土传统副业,更具生态和谐之意义。
年轻小伙李芯锐从打工族到养蜂带头人
前不久,在安装在高山上的红外相机中,关坝村年轻小伙李芯锐惊喜地发现了一只野生的斑羚:接连三个晚上,斑羚出现在镜头里,不仅在树干上蹭头皮,还在灌树丛啃树叶。
关坝村的红外相机是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赞助的,这次拍到野生斑羚,对所有村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李芯锐的父亲李天才,2011年当选村里养蜂合作社新一届理事长。由于近三年自然气候不好,蜂蜜连连欠收。李天才的压力很大,想让儿子回家帮忙。今年初,在外打工的李芯锐决定回家。
回到关坝村后,李芯锐整天忙得团团转:为合作社申请注册“藏乡土蜜”商标,四处找人进行包装设计;到每户会员家里检测蜂蜜质量;带着原生态的蜂蜜,参加各种集市和展销会;还在网上开起淘宝店,让“藏乡土蜜”被更多人所了解,甚至走进了大酒店……
今年,合作社成功签下2000多公斤“藏乡土蜜”订单。依靠蜂蜜的销售利润,村里的环境巡护队还有了5万元保护发展资金。
六旬老农袁宗富 从打猎到生态保护者
初冬时节,阴雨绵绵,67岁的袁宗富挎着布包,走了1个多小时山路,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在一处缓坡,近百只蜂箱排列草地上。
“这种蜂箱叫活框蜂箱,可以提高产量,蜂蜜也更清洁纯净。”袁宗富告诉记者。
袁宗富是当地的养蜂大户,如今不仅是合作社的理事,也是村环境巡护队成员,变成山林守护者。“以前曾打过猎,现在养蜂保护生态,也算是一种补偿。”袁宗富说。
养蜂之余,袁宗富还肩负起监测环境的职责。每次上山,他都会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细心记录下蜜源、天气和水的变化情况,“只有环境保护好了,蜂蜜才会没有污染。”
近年来,袁宗富数次在高山密林里发现大熊猫粪便。而据调查,关坝沟里可能生存有五六只野生大熊猫。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初冬,袁宗富多次在森林里发现金丝猴、红腹锦鸡。
关坝村的转型 养蜂合作社与生态经济
关坝村位于平武县木皮藏族乡,村民几乎世代养蜂。为抱团做大做强养蜂产业,村民决定以蜂箱蜂群、资金入股,收入按股分红,于2009年成立了养蜂合作社。
木皮藏族乡还位于“水基金”的保护范围内。由保护国际基金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平武县政府共同设立的“水基金”,是国内第一个县级生态补偿示范项目、我省首个由国际组织发起设立的旨在保护涪江上游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环保公益性基金。全球酒店业巨头美国万豪集团投资支持“水基金”,为村民提供蜂箱、蜂种和培训。合作社成立当年,万豪集团就将产自关坝的2500瓶纯天然蜂蜜,摆在了旗下在中国的40多家酒店的柜台上,售后的资金全部返还到关坝村养蜂专业合作社进行扩大再生产。
“山沟里的蜂蜜卖到国内外,这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如今的日子比蜜还甜!”让袁宗富自豪的还有,他和村民养蜂的场景还被印制在了年画挂历上,“这意味着,关坝和这里的蜜蜂会被外界更多的人所了解。”
“关坝村的东、北、南三面都连接着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平武林业专家介绍说,大自然选择小蜜蜂,扮演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养蜂项目不仅能保护大熊猫,也能保护小蜜蜂自己,“保护成为养蜂致富的必需,小蜜蜂也就能在保护大熊猫中发挥作用。自然和生态环境好了,大熊猫栖息地自然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掘、发展这样的本土传统副业,更具生态和谐的意义。”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绵阳晚报 ( 编辑:夏克斌)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