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中国蜂产品协会赴北美考察蜂业

2014年12月31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中国蜂产品协会一行10人于1月7日-18日应邀访问了美国、加拿大。以赵小川、吕泽田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2014年美国养蜂协会(American Beekeeping Association, ABF)的年会、参观考察了当地的养蜂场;与加拿大蜂业企业座谈、和加拿大农业研究机构“ami”就农场(企业)经营管理及市场推广进行了沟通。代表团还对上述蜂产品市场进行了考察。一路上走马观花,对美、加两国的蜂业没有深刻的了解,也只是想将看到的点点滴滴与同行分享。
 
 
一、参加美国养蜂协会的全国会议
 
据介绍,美国有2个全国性蜂业组织,一个是蜂蜜生产者协会,另一个是美国养蜂者协会(ABF)。前者是由蜂蜜生产厂家组成,后者则是由养蜂者组成。每年这两个组织分别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举办年会。2014年美国养蜂蜂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巴吞鲁日举行,这是个坐落在密西西比河畔,只有30万人口的小城市,美丽而安静,绿树成荫,微风徐徐。街上很少看到有人行走,见到的只有汽车一辆辆穿梭而行。7日中国蜂业代表团到达时,养蜂协会正在召开由组织者召开的董事会。第二天,会议才正式召开。
 
美国人办事效率蛮高,我们报到时,见到的工作人员尽管都年事已高,但只要说出你的名字,他们会按照字母排序立马找到你的资料,胸牌、帽子、会议资料等一一送到你面前,整个程序不到2分钟。参加过乌克兰国际养蜂大会的代表由于有雨中排队苦等报到的经历,在此拿到资料后不禁惊呼:看看人家!而工作人员还不忘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印有该组织标记的牛仔服、体恤衫、帽子、钥匙链等纪念品。
 
会议由主会场和若干分会场组成。8日上午的会议内容安排得满满的,有新当选的养蜂协会主席的就职讲话、某大学昆虫系教授关于蜜蜂结构的讲座、还有新年度蜜蜂皇后蜜蜂公主的竞选,以及赞助商的企业介绍等等。每一项内容(或讲话)都控制在20分钟之内,无须提醒,到时准时结束,会场秩序井然。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会场约有700多个座位,就座率为80%以上,很少有人走动,来晚的人就在后面席地而坐。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听会,只有蜂蜜皇后、公主的出现,才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人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在她们发表竞选感言时,又趋于平静。
 
有4位美丽姑娘竞选新年度的全美蜂蜜皇后和蜂蜜公主,她们分别是爱荷华洲、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洲、德克萨斯州的蜂蜜皇后,都是年龄在18-20岁之间的大学生,其中有一州皇后说,她是学生物的,她父亲养了24箱蜜蜂,她本人也很喜欢蜜蜂。据介绍,这是ABF的一个特色,完全是公益性的。ABF每年都会在各州的蜂蜜皇后中选出一个蜂蜜皇后和一个蜂蜜公主,作为蜂业形象代言人。新当选的蜂蜜皇后和公主将在新的一年中,在全国各地进行宣传——蜜蜂对人类的作用等宣讲活动,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普及蜜蜂及蜜蜂的重要性。对她们来讲,这项工作很神圣。
 
上午会议结束之前是与会者和组织者的交流与互动。听了一下,他们讨论关心的问题与我们的基本相似,如: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美国FDA的最新立法,跟踪食品(是否就是我们的溯源?)体系,税收等等。该组织似乎有些权利,他们向会员详细介绍贷款的条款,一笔科研经费的使用,并要求蜂农积极参与项目,以争取更多的资金。还有蜂农提出价格保护,就向牛奶一样;还有的呼吁,对蜜蜂受粉与农药的使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看来全球蜂业工作者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二、参观蜂业展会
 
在开会的同时,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蜂业展会,约有50多个展位。主要展出的有各种蜂机具,蜂箱,加工设备,包装材料,蜜蜂饲料,蜂药,蜂业书籍等等。而我们国内展会常见的蜂产品却不多见,仅有几个展台展出少量的蜂蜜。有一个展位卖深浅两种香皂,包装非常简单。我们以为深色肯定是蜂胶皂了,一问才知,浅颜色的是蜂蜜皂,深颜色的是加了燕麦的蜂蜜皂。价格不贵,每块只有3.84(美圆)。有三分之一的展台经营防蜂防护服,高矮胖瘦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防护服琳琅满目,足以见得他们非常重视防护。而当他们听说中国的蜂农很少穿防护服,仅凭手里一支烟就将蜜蜂管理的伏伏贴贴时,都非常惊讶。中国同行看中一款结晶蜂蜜灌状机,经过交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ABF的展会很少有亚洲面孔,中国代表团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很多摊主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有一位竟用中文向我们问好,原来他到过中国。还有一位94高龄的老者主动向我们介绍他的塑料巢础——蜂业真是出寿星呀!仅有一个经营蜜蜂饲料的摊主对我们很不友好,伸出五指大声说NO!不要拍照,商业秘密,不与中国合作。看来他也许是吃过中国人的亏。
 其实展会上的许多东西都来自中国,蜂箱等蜂机具就被同行的团员认出是出自河南某厂家,盛蜂蜜的包装瓶、罐以及蜜蜂玩偶都赫然印着中国制造。
展会上我们还遇上爱荷华州的蜂蜜皇后正在募捐。她热情地向我们问好,与每一个人合影,并自我介绍,她叫汗纳(Hannah),如果捐出5美圆,在表格上填上我们的姓名、地址就有可能在11日的拍卖会上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代表团虽然知道11日我们将经离开此地,但还是纷纷慷慨解囊,满足她的愿望。汗纳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募捐,立刻说了一堆祝福的话,频频点头致谢。看到这位小姑娘满足的样子,大家都非常高兴,都是在为蜂业做贡献嘛!临走还不忘预祝她当选新年度的全美蜂蜜皇后。
 
 
三、与养蜂协会官员座谈
 
蒂姆 塔克先生(Tim Tucker)是今年新当选的养蜂协会董事长,他做了两年的副手。会议期间他非常繁忙,常常出席或主持各类会议。但他得知有中国代表团来访,还是抽出时间与我们座谈。赵小川团长与塔克先生互致问候并简短介绍了各自国家蜂业的情况。
 
塔克说,他们有1000多会员,三分之二是小规模业者,有的仅有2-3箱或5-6箱蜜蜂,但也不乏大规模业者,最多的可达2万多群。美国蜂群估计在200-250万群之间,从业者约25万人,蜂种主要是意蜂、俄罗斯蜂、卡蜂,南部有少量的非洲蜂。养蜂要主目的:1、授粉 2、取蜂蜜 3、采集花粉用于各种饲料。全美授粉产生的价值约100-150亿美元。农场请蜂农为作物授粉要付费,一般一个蜜源每箱付费60-100美元,草莓、苹果等35元/箱。塔克说,每年到加利福尼亚为杏树授粉的蜂群能达到110万群。平均每箱年产蜂蜜100磅。
 
美国蜂蜜年产量约1.4-1.6亿磅,而市场需求量约4亿磅。每年都需从印度、越南、中国等国进口蜂蜜。因人工费用高和市场需求量少等因素,蜂王浆产量极少,目前美国蜂王浆仅用于化妆品。
 
美国也面临养蜂者年龄老化问题,目前平均年龄已超过55岁。不过塔克说,他们正在开发一些吸引年轻人的项目。我们也从参会的人员看出,基本是白发者居多,甚至不乏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看来养蜂者趋于老龄化已是国际问题。
 
此外,“蜂群意外消失”也困扰着美国蜂业,尽管许多科学家们在努力寻找着原因,但有的地方这种状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塔克说,他的蜂群损失还不算严重,他有一个朋友蜂群所剩无几,从2011年至今没有采到蜂蜜。
 
最后塔克先生分别与代表团成员合影,对客人赠送的京剧脸谱大加赞赏,惊呼,太美了!他欢迎中国客人参加明年再来参加州召开ABF年会。
 
 
四、展会偶遇“小龙女”
 
从展会出来,我们迎面碰到一对金发碧眼的父女,其中女儿拦住我们用中文说,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吗?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她向我们介绍,指指父亲,“是养蜂的,我也是养蜂的,在云南养蜂。”“我的中文名字叫小龙女。”大家非常惊讶,同时这小龙女的名字一下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她6年前曾当选美国的蜂蜜公主,后来到中国学中文,现在云南香格里拉养蜂。说是养蜂,实际的工作是培养当地蜂农养殖蜜蜂,帮他们卖蜂蜜,也算是一项扶贫项目吧。她告诉大家,她的老师是李宝科,还认识云南的匡海鸥。共同的熟人、共同的话题使彼此更加熟络起来。于是,从如何育种,如何防治蜂螨,如何生产成熟蜜等等内容越来越广泛。
她表示,等她中文毕业了,一定要做中美蜂业文化的交流使者。我们为她的想法鼓掌。美国的姑娘就是大方,她告诉我们,她在中国交了男朋友,也是养蜂的,就在云南香格里拉。噢!小龙女有了杨过的陪伴,不再孤单,这个结局太完美了。时间过得真快,分手时,大家相约,在中国相见!
 
 
五、访问蜂场
 
参加完ABF展会,1月12日我们辗转来到位于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华人经营的养蜂场。场长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邹刍女士。听同行的团员介绍,邹女士一生坎坷并富有传奇色彩。70年代养蜂,80年代搞企业,90年代到海外发展,并取得辉煌成果。但受美国的蜂蜜反倾销政策的影响,又使她的事业一落千丈。然而她并没有气馁,跌到了,爬起来,重新再来。如今她拥有一块占地约120亩的橙子园和几百箱蜂群的蜂场。
 
我们参观时正值蜜蜂越冬期,蜂群大部分存放在橙园内。邹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参观她的橙园、蜂群、介绍美国一些养蜂情况以及她的养蜂心得。
 
邹女士的蜂场给人感觉非常整洁,与我们在国内见到的大不相同:蜂箱、蜂具及仓库都一尘不染,水源、周围环境也无任何杂物(据其他到过欧美国家的团员介绍,欧美等国对蜂场卫生要求都非常严格)。
 
她介绍,目前只有一个墨西哥籍工人帮她打理蜂场与橙园,生产旺季,还会请人帮忙,用于操作转地运输的叉车与货运车。她主要是受邀请,为大型农场作物授粉,一个蜜源(花季)转地一次。每个蜜源,每箱收费约40—50美元,扣除费用,每年每箱利润约在100美元左右。此外,她培育蜂王出售,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她放蜂所得的花粉、蜂蜜除少量出售外,基本用于饲喂蜜蜂。因此,她饲养的蜂群繁殖很快,且很少生病。
 
当问及她的蜂群没有遭遇欧美近年来的“蜂群不明消失”吗?她说,她多年的养蜂经验及事事亲力亲为,都使得她的蜂群免遭厄运。她也向我们表示,就她目前的状况,完全可以休息,或请人代管,可她就像蜜蜂一样,出房后就一直停不下来,传花授粉成了她终身的使命,劳动辛苦,也是享受。
 
 
六、加拿大之行
 
从蜂场出来,我们踏上了加拿大寻访蜂业之旅。首先,我们与一位原来自国内,现定居加拿大的企业家史怀涛先生座谈。据史先生介绍,加拿大的养蜂业并不是很发达,养蜂主要是用于授粉。受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等条件限制,蜜源少且花期短,蜜种也就少得可怜,仅有三叶草、油菜及杂花蜜等几种。但都是成熟蜜。从事蜂蜜加工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也没有浓缩设备,以简单灌装为主。
 
由于史先生原在国内是以搞蜂胶为主,对加拿大的蜂胶市场比较关注。他说,加拿大蜂胶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人圈内,据他观察,在多伦多有十多家保健品公司经营蜂胶产品,多半为台湾人,其中的产品一半都标称是巴西绿蜂胶,剂型以软胶囊居多。我们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平安阁保健品商行里证实了这一点。
 
这家经营保健品商行面积约70—80平米,摆满了维生素、螺旋藻、西洋参、燕窝等保健品,蜂产品只占一角。有一款原粒蜂花粉,两款蜂蜜,五款蜂胶(4款软胶囊,1款蜂胶液)。标称巴西绿蜂胶的比普通蜂胶的贵三分之一。问及老板买蜂胶的是什么人?老板答复,绝大多数是华人。不仅蜂胶,其他保健品如,西洋参、燕窝等也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受加拿大农业管理研究所“ami”邀请,与之进行了座谈,这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非盈利性机构。研究所董事会主席和首席策划师接待了我们,双方交流了各自的情况。
 
中国蜂业代表团团长吕泽田首先介绍了中国蜂产品协会及我国蜂业情况。当对方得知,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产量及出口大国时,表示出极大的钦佩。主席先生介绍,加拿大养蜂主要以授粉为主,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有的地区蜜蜂大量死亡,对农作物,尤其是果树授粉受到影响。
 
据介绍,他们的董事会成员大多来自各种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对象为农民。只要农场主找来,他们都会帮助,为其策划,包括: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等。通过他们的策划与帮助,受助者在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并表示,对从业者不收取费用(但仅限于安大略省的农民),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对农产品管理的不断实践、协作和创新,繁荣安大略省的农产品经济,达到农民的业务目标。
 
经过交流,大家都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中国蜂产品协会 ( 编辑:苍冥)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